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全球健康研究所(GHI)和INSERM(国家德拉桑德等德拉医学研究院,法国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机构)的研究者发现,一类最初设计用以抑制癌细胞关键信号通路的化疗药物也能杀死导致疟疾的寄生虫。这一发现将很快为抗击这一致命疾病开辟出一个全新策略。该项研究在线发表在《Cellular Microbiology》上。
该研究表明疟原虫的繁殖取决于宿主体内(最初是在肝细胞,随后在红血细胞)的一个信号通路。寄生虫并不能编码信号通路中具有活性的酶,而是通过利用宿主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些相同通路可由一种称为激酶抑制剂的新型分子来定向标靶,该分子是针对癌症化疗而开发的。当GHI/ INSERM的研究团队应用化疗药物来治疗疟疾感染的血红细胞时发现,疟原虫原感染进程被阻断了。Christian Doerig教授及其同事对恶性疟原虫感染的红血细胞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受染细胞中特异性PAK-MEK信号通路的活性明显高于未受染细胞。当他们从药理学上阻止该途径时,寄生虫就无法繁殖并死亡。
体外研究中,无论肝脏细胞还是红血细胞,化疗药物均能杀死啮齿类动物体内的疟原虫(伯氏疟原虫)。这表明,利用宿主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是疟疾致病的一种常用策略,因此阻断该通路或可成为抗击感染人的多种寄生虫的有效策略。
该策略的特点是其定向靶点为宿主细胞的酶,而非寄生虫本身。因此我们可以使其在宿主细胞环境中不能利用这一通路从而结束其致命感染进程。那么这种寄生虫也会被剥夺其产生耐药性的惯用伎俩——选择在药物靶标的突变。
目前,已有几种激酶抑制化疗药物应用于临床,而且许多此类药物也通过了1期和2期临床试验。尽管这些药物具有毒性作用,在超出癌症治疗扩展期时它们仍被使用或考虑使用。利用它们防治疟疾的治疗期要短得多,从而使毒性问题不严重。该项研究的作者建议评估这些药物抗疟性能,从而大大减少将这种新型抗疟策略应用于实践的时间和成本。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更多 >
疟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