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细菌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导致免疫耐受

2011-09-12 00:00 作者:龚拯
字体大小
- | +

【据《Science》 2011年4月22日报道】人体肠道中充满了数以百万亿共生细菌,细菌细胞是我们自身的细胞数目的十倍以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多达一千余种。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助理教授Sarkis K.Mazmanian说:“任何情况下,哪怕你吃下只有少量沙门氏菌感染的鸡肉,免疫系统也能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致病性沙门细菌,与我们的肠道中的正常沙门氏细菌各方面看起来没什么不同,但这引发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决定我们的免疫系统是否对其产生反应?科学家已经对其研究了几十年。

以肠道中正常菌群,脆弱拟杆菌作为研究对象,Mazmanian和他的同事们阐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他说:“这不是我们自身决定的,而是由细菌。我们仅仅是他们的栖息地,而他们掌握着调节免疫系统的关键。” Mazmanian和他的同事告诉我们,细菌通过“劫持”免疫细胞强制其“作出选择”,他们已经发现了细菌完成这一过程的机制的,从而揭示了免疫系统如何区分有益的和致病微生物的机制。 Mazmanian在Science Express 4月21日的报道中说:“该研究的成果,将使得科学界重新定义自我与非我的概念。”

像其他共生的肠道细菌(那些提供营养物质和其他益处,他们的宿主不会对其造成杀伤),脆弱拟杆菌被认为生活在肠道腔内,与免疫系统相互隔离。Mazmanian说:“通常的理论认为,免疫系统不能对共生细菌产生免疫应答,因为共生细菌能产生免疫逃避作用。如果免疫系统不能检测到他们,就不会对其作出反应。”但通过使用先进的整体共聚焦显微镜研究老鼠的肠道,他和他的同事发现,共生细菌实际生活在肠道具有独特生态的位置,即结肠内的隐窝深处并与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亲密接触。“该位置具有独特性,细菌和宿主之间在此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June L. Round说道。

从这个观点来看,共生细菌能够协调控制免疫系统,尤其通过调节性T细胞发挥作用。调节性T细胞的正常功能是防止免疫系统对我们自身组织产生反应,通过阻断某些免疫反应;从而起到防止自体免疫反应(如果这种过程一旦失控,可能导致如多发性硬化症,I型糖尿病,红斑狼疮,牛皮癣和克罗恩病等自身免疫病)。肠道中的脆弱类杆菌在进化中,使得自身能生产相关分子激活调节T细胞,从而达到骗过免疫系统的目的。Mazmanian说:“这一机制是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免疫细胞发起对其的攻击。精彩吧!”

在他们发表的论文中,Mazmanian和同事描述了产生这一机制的整个分子通路。首先共生细菌产生一个复杂的多糖分子polysaccharide A(PSA)。 PSA被调节T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识别,并激活这些具有特定受体的细胞。然后调节性T细胞激活产生反应,抑制另一类型的细胞--T辅助细胞17(Th17细胞)。正常情况下,Th17细胞诱导产生前炎症反应,从而将外来细菌或其他病原体从体内消除。通过阻断并下调这些细胞,脆弱拟杆菌从而能够定植在肠道内。Round 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都认为Toll样受体的激活,通常导致细菌被杀伤。但是,我们的研究表明,Toll受体激活也参与了免疫耐受的发生,同时也表明宿主尚未被发现的多条途径,参与了共生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Mazmanian和他的同事通过基因敲除与PSA作用的Toll样受体,以及通过阻断调节性T细胞上的受体分子尝试阻断这种机制,这时原本不被免疫系统识别的共生细菌受到了免疫系统攻击和驱逐。“他们不再抑制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所以原先是共生的细菌,这时看起来像是变成了病原菌。虽然细菌本身是完全一样的。共生细菌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参与了免疫系统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免疫系统能够产生专门分子识别共生细菌。”Round说。

Mazmanian怀疑在这些信号通路的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某些类型的免疫系统疾病,例如炎症性肠道疾病:Mazmanian说:“现在的问题是,病人之所以生病,是否是因为他们杀伤了他们不应该杀伤的细菌?从更深的层面上说,该研究结果表明,我们所谓的‘自我’的概念应该扩大到包括居住在我们体内的数以万亿的微生物。这些细菌存在并贯穿我们的整个生命,他们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行为都已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至于我们的免疫系统而言,由肠道细菌产生的各种分子同样像我们自身的分子一样被耐受。细菌'教会'我们对其产生耐受,免疫系统对有益的分子产生耐受的同时,也对细菌自身的分子也产生耐受。”

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卫生部,Damon Runyon癌症研究基金会国家研究院??以及美国克罗恩结肠炎基金会的资助。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龚拯  报道)

英文原文地址: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1/04/110421141632.htm

 

 

The image depicts symbiotic microbes in the process of colonizing the mucosal surface of the mouse colon. Yellow cells are Escherichia coli; red cells are Bacteroides fragilis. Intestinal tissues are labeled in green with blue nuclei. (Credit: S. Melanie Lee/Caltech)

编辑: 公正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