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反应规律

2011-09-19 00:00 来源:科学网 作者:冷启彬等
字体大小
- | +

近年来,手足口病已经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传染病。2010年我国该病病例达 1,795,336例,重症患者数超过2.1万,其中死亡病例905例,比前一年均有显著增加,疾病流行形势非常严峻。加快研发手足口病疫苗,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由于人体对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EV71的免疫保护机理还不清楚,给该病疫苗的研发带来困难。

近日,《病毒学期刊》(Virology Journal)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冷启彬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手足口病患儿抗EV71的中和抗体反应规律,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揭示手足口病患者针对EV71的获得性免疫反应,对疫苗开发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组与安徽省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对手足口病患儿、健康儿童和对该病具有免疫力的成人分别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80%的患儿在感染后第一天的抗体水平已经达到成人所具有的抗EV71中和抗体水平,第二天抗体水平已与病后7天的水平相当,表明患儿表现出临床症状时已经在感染后至少五天以上,且获得性免疫反应已经接近于最高水平。总体上,手足口病患儿产生的抗EV71中和抗体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没有相关性。此外,即便是对该病完全具有免疫力的成人也有超过16%免疫没有抗EV71中和抗体,表明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的可能是细胞免疫,而不是中和抗体,提示在手足口病疫苗的设计和临床保护评价方面,应考虑细胞免疫反应的因素。

此项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及疫苗项目启动经费、赛诺菲-安万特-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优秀青年人才基金的资助。

编辑: 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