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伤可以按深度、损伤机制、严重程度、以及合并伤进行分类。
按照深度分: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三度四分法,分为Ⅰ度、浅Ⅱ度、深Ⅱ度、Ⅲ度。
按照严重程度分为:浅度烧伤(包含Ⅰ度、浅Ⅱ度为),深度烧伤(深Ⅱ度、Ⅲ度)。
为了方便记忆,本文将 4 度分级简化为 3 度,核心并无明显差别。牢记以下三步,以后就知道如何紧急处理。
第一步:评估烧伤深度
1.一度烧伤
一度烧伤属于浅度烧伤,仅伤及皮肤最外层(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主要表现为:
a.皮肤表面呈红斑状
b.有局部肿胀
c.有烧灼痛
通常一度烧伤可按轻度烧伤进行处理,但如果伤及手,脚,脸,腹股沟,臀部或主要关节,就需要紧急就医。
2.二度烧伤
当皮肤表皮全层烧伤并伤及真皮层时被称为二度烧伤。主要表现为:
a.大小不一的水泡
b.皮肤局部有明显红肿,创面有红白相间的斑点
c.有明显的疼痛、灼热感和肿胀
d.如果二度烧伤范围直径不超过 3 英寸(7.6 cm),可按浅度烧伤处理。若烧伤面积较大或伤及手,脚,脸,腹股沟,臀部或主要关节等部位,须按深度烧伤处理并要紧急就医。
3.三度烧伤
三度烧伤属深度烧伤,皮肤全层烧伤甚至累及皮下,并造成永久性组织损伤。脂肪,肌肉甚至骨骼都可能受到影响。创面蜡白或焦黄,甚至碳化。若合并吸入性损伤,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一氧化碳中毒及其他中毒症状。
第二步:就医建议
1.一度烧伤和二度烧伤,若较轻,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若较重,或伤及手,脚,脸,腹股沟,臀部或主要关节等部位,须按深度烧伤处理并要紧急就医。
2.三度烧伤,必须就医,并在就医前采用以下现场急救方法。
3.如果你无法评估烧伤程度,不知道烧伤类型,也请务必就医。
第三步:按照严重程度采用不同处理方法
1.浅度烧伤,包括一度烧伤和烧伤直径在 3 英寸(7.6 cm)以下的二度烧伤,处理方式如下:
(1)冷却疗法:用冷水对创面进行淋洗、冷敷、浸泡,或用包裹冰块的毛巾等进行冷敷(不可将冰块直接敷在创面上),最常用且方便的是自来水。冷疗持续时间最好达到 10 到 15 分钟或至创面不感疼痛或疼痛显著减轻为止。冷疗可以起到降温、止痛和减轻局部肿胀的效果。
(2)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不宜使用棉或其他可与患处开放性伤口发生粘黏的敷料,且覆盖不宜过紧。纱布覆盖可以保持伤口清洁,减少疼痛,保护皮肤水泡。
(3)适当应用非处方类止痛药: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或对乙酰氨基酚。建议使用前详细阅读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或者咨询专业医生。
浅度烧伤一般无需进一步处理即可痊愈。痊愈后患处可能会有色素沉着,也就是说这里会和周围皮肤颜色存在差异。要注意观察创面是否有感染的迹象,如果创面疼痛加剧,发红,发热,肿胀或渗出,就要尽快就医。一年以内,患处应避免再次受伤或晒伤,否则会引起更广泛的色素沉着。局部应用防晒霜一年以上可改善色素沉着。
注意:
a.不要自行挤压患处、撕破水疱。因为你手上有细菌,不能像医生那样进行无菌操作,挤压或撕破水疱后更易引起创面感染。
b.不要用蛋清,黄油或药膏涂抹患处,以免引起感染;
c.不要直接使用冰块冷敷创面!直接把冰块放在创面处可因温度急剧降低造成创面的进一步损伤;
2.深度烧伤
要立即拨打 120 或及时就近就医,并进行必要的现场急救;
(1)切勿强力撕脱燃烧的衣裤:迅速熄灭火焰脱离火场,热液浸渍的衣裤,可以用冷水冲淋后剪开取下,但切勿强力撕脱以免引起二次损伤。
(2)切勿将大面积深度烧伤浸入冷水中,以免引起体温和血压急剧降低,造成休克。
(3)注意观察伤者是否有休克表现(呼吸,咳嗽或运动),如果伤者呼吸或心跳停止,应紧急实施心肺复苏。
(4)抬高烧伤肢体,尽可能高于心脏水平。
(5)覆盖烧伤创面,可以使用透气湿润的无菌绷带,洁净的湿布或湿毛巾。
切忌在创面上涂抹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龙胆紫等,以免影响医生对创面烧伤深度的判断。慎用牙膏、油膏等,否则会导致清创困难或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至于那些往创面上撒盐、酱油、食醋、牛奶的人,你以为你在吃烧烤吗?使用以上介绍的冷却疗法是最直接、最可行、最奏效的止痛办法,不要再去厨房找调料了。另外特别强调,如果是手烧伤,降温的同时一定要把戒指之类的配饰取下来,否则肿大后可能造成手指坏死。
注射破伤风疫苗:烧伤病人是否并发破伤风,不在于烧伤面积的大小,而在于烧伤深度、受伤的情况,凡有深度烧伤或受伤时污染严重者必须采取破伤风的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 Burns. The Merck Manuals: The Merck Manual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http://www.merckmanuals.com/professional/injuries_poisoning/burns/burns.html?qt=burns&alt=sh#v1112914.
2. Mass casualties: Burn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ttp://emergency.cdc.gov/masscasualties/burns.asp.
3. Schwartz RL, et al. Thermal burns. In: Tintinalli JE, et al. Tintinalli's Emergency Medicine: A Comprehensive Study Guide. 7th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2011. http://www.accessmedicine.com/content.aspx?aid=6385384.
4. Endorf FW, et al. Burns. In: Brunicardi CF, et al. Schwartz's Principles of Surgery. 9th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2010. http://www.accessmedicine.com/content.aspx?aid=5012334.
5. Claypool DW (expert opinion). Mayo Clinic, Rochester, Minn.
本文由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 凌孝征授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