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在手术部位感染中占具很大一部分比例(40%)。近期,来自查尔斯顿地区医疗中心的 Stone 博士等研究发现,术前抗生素预防用药中(如一代头孢类头孢唑啉)添加抗 MRSA 药物(如万古霉素),可减少术后感染耐甲氧西林细菌的发生。
该研究结果于 9 月 15 日在线发表在 Annals of Surgery 上,Medscape 路透社健康消息对此进行了报道。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随机、双盲试验,旨在比较下肢血运重建手术前,常规使用头孢唑啉预防用药时,补充应用两种抗 MRSA 药物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2011 年-2014 年间共招募 200 例患者参加研究,受试者均为转诊到西弗吉尼亚大学外科拟行手术的患者。
将受试者随机分入两组,一组术前予以头孢唑啉(1 g 注射或 2 g 液)+万古霉素(500 ml 液+50 ml 生理盐水),另一组予以头孢唑啉+达托霉素(50 ml 液+500 ml 生理盐水)。12 小时后,前者再次予以万古霉素(500 ml 液),后者予以生理盐水(500 ml)。两组均再次予以头孢唑啉,3 小时后进行手术。
研究结果
1. 在 200 例受试者中,最终有 178 例进入结果分析(万古霉素组 85 例、达托霉素组 93 例)。共计 21 例(11.8%)发生了手术部位感染,其中 18 例在术后 30 天出现,3 例术后 90 天出现。
2. 感染者中有 8 例(9%)来自万古霉素组,13 例(14%)来自达托霉素组。前者有 4 例(5.88%)因感染问题而再次就诊,平均再入院花费为 110920 美元。相比之下,后者却有 13 例(10.7%,p = 0.17)因感染而再次就诊,平均再入院花费为 50823 美元。
3. 在万古霉素组中,有 2 例患者发生革兰阳性菌感染较早,1 例患者发生较晚,但没有患者出现 MRSA 相关感染。在达托霉素组中,有 10 例患者发生革兰阳性菌感染,但其中包括 2 例 MRSA 感染(1 例早发、1 例晚发)。在后续长达 4 年的随访中,共有 3 例出现远期感染,1 例来自万古霉素组,2 例来自达托霉素组。
4. 头孢唑啉/万古霉素联合用药组在下肢血管切开术后革兰阳性菌感染率上,要比头孢唑啉/达托霉素联合用药组低得多(1.18% vs. 9.68%,P = 0.02)。然而,评估两种组合用药方案,却没有发现哪种方案在预防 MRSA 感染方面更具优势,仅发现头孢唑啉/万古霉素组在术后 90 天内没有患者发生 MRSA 感染,头孢唑啉/达托霉素组该期间有 1 例感染。
该研究认为,在目前标准抗生素预防用药方案中添加抗 MRSA 药物,可以限制术后早期甲氧西林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应该继续进行检验效力分析,用以明确开展进一步研究时,若要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应纳入多少受试者为宜。
波士顿医疗中心血管外科主任 Kalish 博士表示,该项研究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不同医院的感染发生情况。各个医院在为患者决策术前抗生素预防用药最理想方案时,应与当地感染科医生密切合作,因为他们才更清楚当地微生物感染流行病学信息,了解手术部位感染的潜在微生物情况。
Kalish 博士评论认为,解读并应用该项研究成果应视不同医院而定,对于像他所在医院这样面临 MRSA 感染问题困扰时,术前预防应用万古霉素和头孢唑啉组合方案,确实能够降低下肢旁路转流术的手术部位感染率,但对于 MRSA 感染率较低的医院而言,应用该方案也许就没有那么有效,需根据当地微生物感染流行病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