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储存时间在40-42天的血液将升高胆红素、铁蛋白、非转铁蛋白结合铁的水平、促进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目前的指南允许存储血液在采集后最长可达42天,但是在储存期间,红细胞丧失2,3二磷酸甘油,并发生一系列导致其寿命缩短的变化,而且这些储存细胞输入人体后会诱发吞噬反应,促发铁的释放以及潜在的副作用。
现在,研究者通过将储存血输入14个健康自愿者,已经检测了其安全性。每个自愿者捐献一白细胞过滤的双份的红细胞单位,后继被输入一份“新鲜”单位的血液,该血液存储时间为3-7天;和一份“老龄”血液,其血液存储时间40-42天。每次输血完成后抽取血样本化验结果如下:
在输注“新鲜”或“老龄”血液后,所上升的血红蛋白增高数值、血清触珠蛋白、乳酸脱氢酶以及基础代谢参数(包括血钾)是一致的。
与输注“新鲜”血比较,输入“老龄”血后,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在输血4小时后未结合胆红素高峰值平均上升0.55 mg/dL(P=0.0002).。
在输血4小时后,与输入“新鲜”血比较,输入“老龄”血的人群出现血清铁、饱和转铁蛋白升高(P=0.001;P=0.0005),14个自愿者中13人出现这两个参数的最高值超过正常参考范围。仅在“老龄”血液输注后,基线水平的铁蛋白升高,在24小时后达高峰值15.5 ng/mL。
血中非转铁蛋白结合铁升高仅发生在输注“老龄”血,在输入后1-4小时内进行性升高达最高峰,平均超过基线水平3.2um(P=0.002).。
输血后2-4小时采集的血样本,分析显示仅“老龄”血支持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活跃生长,其生长曲线与非转铁蛋白结合铁(NTBI)平均改变相关(r=0.94; P=0.002).
评论:延长存储时间提高了血液的利用率,但是增加了由于血液质量所带来的顾虑。“老龄”存储红细胞在输入后更可能出现快速的细胞吞噬反应,导致血中胆红素和非转铁蛋白结合铁(NTBI)水平升高。未结合铁支持细菌生长,或许能解释与输注“老龄”血液相关的感染率升高和可能的其它副作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