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道振教授:纤维化性瘀疸性肝炎

2008-09-14 00:00 来源:第十届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组委会 作者:徐道振
字体大小
- | +

注:文字内容来自会议光盘
北京地坛医院  徐道振

本症是在高度免疫抑制和严重免疫缺损条件下,乙肝、丙肝等多种病毒在肝细胞内高度复制,抗原大量表达,并在肝细胞内大量堆积,导致肝细胞功能损伤和死亡,高度瘀疸和窦周纤维化,而炎症反应相对轻度,在此基础上造成快速肝功能衰喝的疾病。

本症首先发现在肾移植的非活动性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由于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和清除依赖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在大量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免疫缺乏,使HBV 抗原在肝细胞内高度复制,胞浆内HBcAg,HBsAg 高度堆积,HBcAg,HBsAg 本身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和内质网扩胀,功能障碍,产生氧活牲物质,导致肝细胞的功能和肝细胞环死,同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下降,引起窦周纤维沉积,由于免疫的高度抑制使炎症反应轻。此病病死率很高。在肝移植患者,虽然慢性HBV 感染者的肝脏已被置换,但乙肝病毒为泛嗜性病毒,在肝外组织存在乙肝病毒,乙肝病毒可以重新感染新肝。对非HBV 携带者,也可能植入的新肝潜在性带有HBV 或HBVcccDNA,或抑制后感染HBV,在大量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导致病毒的大量复制。

临床表现:

转氨酶一般为低中度升高,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 >100 umol/L,结合型为主,ALP和GGT >5×ULN;血清HBsAg 阳性;血清HBV DNA 高水平 > 105 拷贝/ml。病情进展极快并发生肝衰竭。

肝组织病理:

汇管区及窦周纤维沉积,肝细胞重度气球样变性,呈毛玻璃样改变。内质网由于HBV 抗原大量堆积而扩张,肝细胞严重病变,大量肝细胞坏死和凋亡,但炎症细胞浸润相对较轻。肝胆汁淤积和毛细胆管胆栓,但无胆道其他并发症和肝动脉血栓形成等,坏死区有活跃的胆小管增生反应。

免疫组化染色:

肝细胞内有大量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和表面抗原。

主要鉴别诊断:本病需要与免疫排异、肝动脉梗塞和胆管狭窄阻塞和坏死相鉴别。丙肝肝移植后也发生FCH如果肝脏感染有HCV,在器官抑制后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化疗后造成免疫高度抑制,或合并免疫严重缺损疾病,HIV 感染者中也可发生FCH。

其他病原学感染

除乙肝和丙肝病毒以外,在免疫功能高度抑制状态下,其他病毒的感染,如EBV,CMV,B19 等也可引起FCH 的表现。有的专家称此为“纤维化性瘀疸性样肝炎(Fibrosing Cholestatic Hepatitislike )”。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可能会发现更多的病原感染发生FCH 相似的表现,笔者认为此类疾病应称为“纤维化性瘀疸性性肝病综合征“更为合适。

预防:

凡是感染有乙肝和丙肝病毒的患者,各种器管移植、骨髓干细胞移植,以及内外科等疾患,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化疗,以及免疫缺损者,事先应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并及时进行疗效观察。

治疗:

以抗病毒为主,,如乙肝有核苷(酸)类似物,丙肝谨慎应用干扰素,其他病毒如更昔洛韦等,并根据临床情况,降低免疫抑制剂的剂量。治疗疗效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临床发现有胆汁瘀积者及时行肝组织活检,一旦发现有特征性改变,特别是窦周纤维沉积者,应当做出早期判断。及时治疗。

编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