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电脑端双击视频可全屏观看。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病情重、死亡率高,是一种不同于单纯肝硬化急性失代偿的综合征,是我国主要的肝衰竭类型。引起 ACLF 的诱因有多种,一旦发生,除了肝脏器官衰竭外,更多的引起其他器官衰竭。临床上应注意准确评估预后,抓住治疗黄金窗口期,及时提出治疗决策。
目前国际上对 ACLF 的定义仍存在差异。
亚太肝病学会对 ACLF 的定义为:之前确诊或未确诊的慢性肝病患者,有急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如黄疸和凝血障碍,4 周内出现腹水和/或肝性脑病。
欧洲肝病学会及美国肝病学会对 ACLF 的定义为:在已有慢性肝病的基础上的急性肝功能衰竭,通常有诱发因素,并且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三个月内的死亡率增高(>15%)。
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特点如何,欧洲与中国有哪些不同?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预后评估如何,不同评分系统对患者死亡预测的准确性如何?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处理的特点有哪些,抗病毒、抗感染时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
本期丁香公开课,丁香园特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谢青教授,和大家一起来讨论《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特点及处理》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