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讨论在肾功能不全患者和育龄期女性患者中管理慢性乙肝感染的挑战。
贾继东教授:各位同道,大家好。欢迎来到「战胜乙肝」圆桌讨论会。今天我们将集中讨论慢乙肝患者中的两个特殊人群。一个是肾功能损害的人群,一个是关于育龄期妇女这样的特殊人群。我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贾继东。
今天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三位专家参加我们的讨论。他们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谢青教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张继明教授以及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韩国荣教授。
那首先我们请谢青教授就乙肝在中国的流行病情况和治疗的现状给我们做一个简要的介绍,谢谢。
谢青教授:好,大家都知道乙型病毒性肝炎仍然是全球尤其是我们中国面临的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2006 年我们中国做了一个全国的流行病的调查,发现中国在普通人群当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百分率大概在 7% 左右,那么在 30 岁以下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了明显的下降,大概是在 4% 左右,但是对我们中国来说,因为人口比较大,所以它的乙肝感染率还是,在我们目前来说的话是我们非常重要的疾病。
大家都知道乙型肝炎感染后它还是可以发生疾病进展,乙肝病毒感染以后可以发展到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硬化甚至到肝癌,所以疾病的治疗还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这样的疾病,确定明确的治疗目标其实是非常重要,因为通过持续的抑制病毒以后可以让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得到明显的改善。最终能够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所以我们来看一下现在有哪些治疗的手段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样的目标,并分享给我们中国的临床医生。
现在我们主要有两大治疗策略,一个就是干扰素的治疗,通过干扰素治疗以后,病毒得到了控制,有一部分的病得到了持续的免疫控制,最终停药以后还是可以保持持久的一个病毒的控制,最终它将来疾病的进展可以得到改善,可以通过短期的治疗以后可以获得一个比较好的治疗结果。另外一个治疗策略我们中国也用的非常多,也就是核苷类口服的抗病毒治疗药,但是口服的抗病毒药物对于 HBV DNA 抑制是非常好的,但是需要长期治疗。
查看完整精彩课程?请 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