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接种 B 族链球菌疫苗 能有效预防新生儿疾病

2016-05-22 13:50 来源:丁香园 作者:若余sugus
字体大小
- | +

感染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生殖道 B 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是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近期南非的 Shabir Madhi 学者等对新的三价 GBS 疫苗,开展了一项随机 1b/2 期临床试验。意大利 Alberto Berardi 教授等对该试验结果作出评述,并认为孕妇接种 GBS 疫苗或将成为可能,该评述发表在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上。

GBS 感染防治现状

在许多高收入国家中,孕晚期 GBS 筛查和分娩期抗生素预防性应用已使 GBS 早发型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在美国其患病率从 1990 年的 1.8‰ 减少到 2013 年的 0.25‰。

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分娩期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增加了耐药性。其次,由于无法将这两项防治措施落实到每一位孕产妇身上,早发型疾病仍不断发生。据统计,美国 60% 早发型疾病的发生是产前筛查假阴性导致的。

再者,在一些资源匮乏的国家,开展筛查和分娩期抗生素防治措施十分困难,感染占据了死亡原因的 75%。最后,分娩期抗生素应用对于迟发型疾病没有显著疗效。而迟发型中超过一半可伴发脑膜炎,在一些国家,GBS 已经成为儿童期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

GBS 疫苗的优势

在孕晚期接种疫苗可使母亲体内产生特异性 IgG,IgG 能通过胎盘屏障,并在新生儿出生后数周内均有效,能覆盖迟发型疾病的发病时期(出生后 7~89 天)。即同时解决了分娩期抗生素使用的局限,也减缓了耐药的发生。此外,疫苗在资源匮乏地区也能广泛应用。

GBS 疫苗新进展

随着妊娠期接种百白破疫苗安全性的证实,GBS 疫苗的研制得到了推进。目前广泛应用的结合疫苗,将多糖与高免疫原性的蛋白载体共价偶联,免疫原性大大提高,近期较常用的蛋白载体是 CRM197,一种白喉毒素突变体。

Madhi 学者等进行的这项大型随机双盲试验,采用新的与 CRM197 结合的荚膜多糖三价疫苗,包含 Ia、Ib 和 III 血清型,可覆盖全球大约 80% 的 GBS 感染的新生儿侵袭性疾病。研究者将 60 个健康未孕女性和 320 个健康孕晚期孕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接种不同剂量的疫苗,孕妇组最高接种剂量为 5 μg。

研究结果表明孕妇和婴儿均未发生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此外,疫苗接种 30 天后,母亲体内 3 种血清型特异性抗体浓度均显著升高,且直到 1 年后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特异性免疫反应,关系到高效的抗体胚胎转运。因此,Madhi 等的试验带来了一个希望:妊娠期接种安全有效的 GBS 疫苗或将成为可能。

真正实现孕妇 GBS 疫苗接种,还需哪些努力?

孕妇接种 GBS 疫苗的作用仍不能完全被确定。母源抗体的转运主要发生在孕 34 周后,对于在 34 周前出生的早产儿,无论是早发型还是晚发型疾病,可能都不能有效预防。

近期已有研究表明,母体 GBS 抗体浓度,在降低婴儿发病率方面存在有效阈值,但量化的浓度尚未明确。事实上检测血清特异型抗体水平的方法各有差异,缺少标准化的参考范围。因此需开展更多前瞻性研究,明确针对不同人群的有效的抗体浓度值。

一个理想的疫苗应该覆盖所有 10 个血清型,从而预防母体阴道细菌的定植,以及由此带来的妊娠相关不良结局(如绒毛膜羊毛膜炎、早产、死胎和新生儿窒息)。Madhi 等的试验并未观察到疫苗能有效预防分娩时母体阴道细菌定植,但他们在另一试验中表明,足量的荚膜血清特异型抗体和调理吞噬试验的高滴度,或可预防妊娠晚期的阴道-直肠获得。因此,还需更多试验来明确疫苗是否能有效预防母体阴道的细菌定植。

总之,孕妇疫苗接种不能完全替代分娩期抗生素预防,但能有效预防新生儿疾病,尤其是迟发型疾病,脑膜炎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高瑞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