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培养 您必须知道的 12 个事实

2016-09-19 19:35 来源:丁香园 作者:邓粮
字体大小
- | +

2016 年的全国感控年会主题为「培养微生物思维,倡导精准化感控」,这场盛宴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收获和沉甸甸的思考,为了实现精准化感控的梦想,感控人需要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强化微生物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加强与临床医务人员沟通,做好对临床的宣教,协助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学习徐英春教授组织起草的《临床微生物常见标本送检指南》的解读,受益匪浅,特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走进血培养的世界,关注血培养相关知识。

1. 为什么提倡送检血培养?

  • 血培养是诊断细菌血症和真菌血症的金标准;

  • 血培养为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

  • 发热患者中有 5~15% 血培养阳性;

  •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没有哪项微生物试验比血培养更重要了。

2. 什么时候进行血培养?

怀疑感染或脓毒血症时,应常规做血培养,如:

  • 不明原因发热或体温过低;

  • 休克、寒战、僵直;

  • 严重的局部感染;

  • 心率异常加快;

  • 低血压或高血压;

  • 呼吸频率加快。

3. 怀疑血流感染,什么时候采血时间最好?

  • 尽可能在患者寒战开始时、发热高峰前 0.5~1 h 内采血;也可于寒战或发烧后 1 h 进行;

  • 在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前采血;

  • 如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

  • 无需同时或短时间内完成几套血培养采集,  除非怀疑存在持续性菌血症时 (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4. 为什么每套标本中应包含厌氧培养?

  • 厌氧培养能提高厌氧菌感染患者的诊断率;

  • 提高临床兼性厌氧菌的检出率;

  • 报告时间提前。

说明:

(1)厌氧瓶除了检出厌氧菌,另外对葡萄球菌、肠杆菌菌科细菌以及苛氧菌的检测有优势。

(2)资料显示 16% 的链球菌和 17% 的肠杆菌科细菌血培养时仅厌氧瓶报告阳性 。

(3)研究者对 7072 份同时做需氧瓶和厌氧瓶的血培养结果分析显示,640 份血培养阳性,阳性率为 9%,其中需氧和厌氧瓶同时阳性为 55%,仅需氧瓶阳性为 26%,仅厌氧瓶阳性为 19%。

(4)研究显示需氧瓶有 9% 比厌氧瓶早 1 天报告阳性结果,而厌氧瓶有 5% 比需氧瓶早 1 天报告阳性结果 。

5. 应该采几套血液标本?

研究表明,不同血培养套数检测灵敏度不同

  • 1 套为 73.2%

  • 2 套为 93.9%

  • 3 套为 96.9%

154266471961843473.jpg

因此建议:

  • 成人:最少 2 套,3 套更好;

  • 儿童:一般只采需氧培养瓶。以下情况时,考虑厌氧培养:分娩过程中延迟破膜的新生儿、母婴垂直传播的绒膜炎、慢性口腔或鼻窦感染、蜂窝组织炎(特别是肛周及骶骨)、腹部感染体征、咬伤、破伤风、脓毒性静脉炎、接受类固醇治疗的儿童。

6. 标本间隔多久采集?

  • 非持续性菌血症:同时或短时间内采集 2~3 套血培养,因为体内巨细胞会在 15~30 min 内清除进入人体内的细菌;

  • 可疑急性心内膜炎:治疗前 30 min 内采血 3 套;

  • 可疑亚急性心内膜炎:第一天治疗前,每隔 0.5~1 h 采血,连续采 2~3 套。如果结果阴性,第 2 天、第 3 天再抽取血培养(24 h 内采血不超过 4 套)。

7. 每次采集血液量是多少毫升?

  • 成人:每瓶 10 ml,每套 20 ml,两套共 40 ml;

  • 儿童:按年龄和体重采集足够的血量,不超过患儿总血量的 1%。

  • 新生儿:≥ 0.5 ml/瓶;

  • 婴幼儿(1~36 个月):≥ 1.0 ml/瓶;(≥ 36 个月):≥ 4.0 ml/瓶。

8. 接种时关注事项,首选注入哪个瓶子?

  • 血量充足:先注厌氧瓶,后注需氧瓶,避免空气进入;

  • 血量不足:优先注入需氧瓶,剩余注入厌氧瓶,因为多数菌血症是由需氧菌和兼性需氧菌导致的。

9. 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如何送培养?

  • 保留导管:至少采集 2 套标本,1 套来自外周静脉,另 1 套来自中心静脉导管,2 套标本采集时间<5 min;

  • 不保留导管:从独立外周静脉无菌采集 2 套血培养,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并剪下 5 cm 导管尖端或近心端送实验室。

10. 血培养瓶应该如何保存?

  • 接种前后的血培养瓶应保留在室温,不得冷藏或冷冻;

  • 接种后应尽可能快地(最好在 2 h 内)送到实验室,如有任何耽搁,仍应在室温下保存。

11. 血标本阳性结果应该如何解读?

  • 常为真正的病原菌(>90%):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

  • 很少为真正的病原菌(<5%):棒状杆菌、痤疮丙酸杆菌、芽孢杆菌;

  • 纠结彷徨的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

12. 血培养采集的流程是怎样的?

862901457108290480.jpg

参考文献

[1] Bartlett JG, Dick J. The controversy regarding routine anaerobic blood culture. Am J Med. 2000; 108: 5052506.

[2] Khanna P, et al. Anaerobic bottles are still important in blood culture sets.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1;20:217-219.

[3]Weinstein et al. Detection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Adults: How Many BloodCultures Are Needed. J ClinMicrobiol. 2007; 45:3546-3548.

作者:邓粮(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

审核:徐艳(贵州省人民医院医院)  吴洪巧(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本文经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官方微信「SIFIC 官微」授权转载,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

编辑: 李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