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节选

2017-08-29 21:46 来源:丁香园 作者:中国疾病控制中心
字体大小
- | +

地震后,由于饮用水供应系统破坏、食物短缺、居住条件被破坏等原因,极易导致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和流行。同时,由于人口迁移、流动,干扰了一些正常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造成无免疫人群某些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地震后传染病流行的危害因素特点如下:

1.生态环境破坏

(1)城市供电供水系统中断,群众不得不改用坑水、沟水、游泳池水等不洁饮用水。

(2)粪便、垃圾运输和排污系统及城市各项卫生设施普遍受损或被破坏,极易造成粪便、垃圾堆积、蚊蝇大量滋生。

(3)人员伤亡严重,由于条件限制,许多遇难者遗体只能临时就地处置,在气温高、雨量多的情况下,遇难者遗体会很快腐烂,产生恶臭,严重污染空气和环境。

(4)人员密集,居住拥挤,感染机会多,对传染病患者又缺乏隔离条件。

(5)当地各级卫生机构和社区防病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2.水源污染

(1)供水条件变化:地震后,城市市政供水设施遭受严重破坏,水处理系统、泵房、管网受损、供电与供水中断。分散式供水和农村给水有水井淤沙、井管破裂等,一般破坏程度相对较轻。

(2)供水水质恶化:震后厕所倒塌、粪便垃圾污物大量堆积、下水道堵塞、遇难者遗体腐烂等,都能污染水源,导致饮用水水质恶化。

3.食品污染

(1)灾区群众居住生活环境污染严重,容易造成食品污染。

(2)缺乏清洁水、食品、炊具和餐具,灾区群众家庭或集体起伙做饭在震后初期存在困难。食品、食品容器和餐具没有条件充分洗净、消毒,容易引起食品污染。多人共用餐具和食品容器,容易引起食源性疾患和经生活接触传播的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3)运输和分发救援食品的车辆往往不是运输食品的专用车,容易造成食品的污染。

(4)灾区群众家庭缺乏食品防护设施,食品易受苍蝇、尘土等污染。剩余食品再加热条件差,饮用开水困难。

(5)鼠害严重:地震区在震前有前兆反常现象,表现为鼠成群结队洞外活动频繁,在各种场所尤其是食品厂、库、店和居民家中,鼠与鼠迹显著增多。震后初期的建筑物多为简易棚,建筑材料和构筑物基本不具备防鼠作用,使鼠患严重,到处盗洞作窝,对食品造成污染和损害。

(6)灾区的食品卫生违法行为:灾后初期,会出现一时性食品短缺,一些不法分子会乘机将超期、变质和伪劣食品在灾区销售。

(7)灾后初期,由于食品供应暂时紧张,还会出现以下食品卫生问题:①灾区砸死或其他原因致死的畜禽被灾区群众食用;②灾区甩出、抛洒、丢弃的食品较多,这些食品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在灾区有被食用的情况发生;③有些地区居民有采食野菜、野菇的习惯,野菜中毒和毒菇中毒也是地震灾区应该警惕的问题。

4.媒介生物滋生

(1)蝇类滋生:震灾发生后,遇难者遗体和动物的尸体被掩埋在废墟下,还有大量的食物及其他有机物质。在温暖湿润的条件下,这些有机成分会很快腐烂,提供了蝇类易于滋生的条件。

(2)蚊类滋生:地震造成建筑物(包括贮水建筑与输水管道)大量破坏,自来水浸溢,特别是生活污水在地面上的滞留,会成为蚊类大量滋生的环境。

(3)鼠类增殖:由于地震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坏,一些原来鼠类不易侵入的房屋被损坏,废墟中遗留下大量的食物使得家栖的鼠类获得了大量增殖的条件。

应重点关注的传染病

(1)呼吸道传染病:结合灾后疏散人口的聚集程度、居住环境、人群免疫接种率,尤其是在15以下儿童的接种率的基本状况等,对麻疹、流感、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水痘等进行风险评估。

(2)消化道传染病:综合分析水源破坏情况、饮用水污染状况、食物供应情况、公共卫生等因素,评估腹泻、霍乱、伤寒、甲肝、戊肝等的发病风险。

(3)虫媒传染病:分析自然灾害对病媒生物孳生地的影响,监测当地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分布及季节变化等情况,评估灾后虫媒传染病发病风险,包括疟疾、乙脑、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等。

(4)其他:结合灾后环境破坏程度、人类救灾活动、动物接触机会等,评估炭疽、狂犬病、破伤风、鼠疫、钩体病等发病风险。

饮水卫生

灾害发生后,应将饮用水安全作为工作重点,重点解决集中式供水、集中安置点的饮水安全问题。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防止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引起的水质污染;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引导受灾群众科学搞好环境卫生,特别是水源附近的环境卫生工作;建立水质卫生监测体系,保障供水安全。根据当地地质条件和居民安置点地理位置,科学选择水源;根据水源情况采用必要的净化措施;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采用集中式供水,加强水资源调度,在缺水地区优先保证饮水,提倡饮水和生活用水分开供给;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饮水安全知识,大力提倡饮用开水,强化饭前便后洗手意识。

环境卫生

关键是做好人类排泄物、生活垃圾、医疗垃圾、遇难者遗体的正确处理,减少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1.人类排泄物的处理

在灾害初期,即应当对排泄物进行处理,避免粪便直接污染水源。

2.生活中的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的处理

在灾害初期就必须建立固体废物的贮存、收集和处理系统。并引导群众不要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同时,灾后需为灾区群众提供必要的设施,设立单独的洗衣洗澡区域,生活污水池和排污沟渠要避开饮用水源。

3.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由于灾后大量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奔赴灾区参与救援,需要明确医疗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医疗废弃物的责任单位和人员,进行集中收

4.遇难者遗体的处理

因灾遇难者遗体一般不具有严重的健康危害,遗体的处理必须对逝者给予充分尊重;当死亡是因具有高度感染性的疾病,应尽快处理。但及时消毒,尽快处理;无法确认身份而不能马上处理者,存放时间应尽量缩短,存放地点应远离水源、避开人员活动区,避开低洼地。遗体处理可能是灾后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好喷、包、捆、运、埋5个环节。

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

1.消毒

由于传统认为消毒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灾后消毒工作被有些政府部门领导和社会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因此,灾后过度消毒的情况较为常见。然而,一般来说,正确的饮用水消毒是必须的;必要的时候,可使用消毒剂对污染的环境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改善群众对环境卫生恶化的担心。但灾后消毒工作要避免没有明确的消毒处理的对象,也要注意正确的处理方法和人员保护措施,开展消毒活动要注意保护环境。

2.媒介生物控制

要坚持监测与控制相结合,孳生地治理与药物控制相结合,科学用药,综合治理的原则。首先要选择适合本地、简便易行的方法进行蚊、蝇、鼠的密度监测。及时汇总上报蚊蝇鼠密度监测数据,定期对监测结果分析总结。并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用药频率。当蚊、蝇、鼠数量较多时,即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在安置区的规划和建设中应考虑厕所、垃圾的有效管理,对各种孳生地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减少孳生地和蚊蝇的孳生。

食物与营养

灾后食品安全往往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也容易造成广泛的影响。因此坚持食品卫生“全程控制”的原则——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成为灾后防病工作重点。另外,在自然灾害条件下,大多数可防止的疾病都是由营养不良与感染结合而引起,因此需要重视人群的营养需求评估,保证人群的食物需求能够通过提供足够的基本定量得到满足的目标。

预防接种

对传染病流行的控制,预防接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灾后的预防接种工作,首先是要做好灾后预防接种需求评估,了解灾区预防接种服务能力、评估疫苗可预防传染病风险,然后根据受灾地区传染病监测和风险评估结果,并结合灾区实际情况,可分别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应急接种和重点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

其中群体性预防接种针对可能受某种传染病感染的特定人群;应急接种在传染病流行开始或有流行趋势时采用;重点人群的预防接种对象包括来自非虫媒传染病疫区的救援人员在病媒生物活跃期间驻留的、发生创伤机会较多、任何可疑接触狂犬病毒的人员等。预防接种的组织实施包括组织领导和社会宣传、接种点设置、接种人员组织和培训、疫苗储存和冷链管理、开展预防接种、接种后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理、疫苗预防接种记录和评估等关键步骤。

同时,应急救援阶段过后,要尽快恢复和建立儿童常规免疫接种服务体系。包括:恢复和重建冷链系统;尽快调拨常规免疫接种用疫苗;整理预防接种资料;组织培训免疫规划人员;尽早恢复常规免疫接种服务;对接种工作进行评估,必要时开展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根据灾区实际情况,确定补种工作重点;预防接种证如有损坏或遗失,接种单位应及时进行补办;有条件的地区可恢复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灾区免疫规划服务和管理水平等免疫服务工作。

健康教育

灾情发生后,由于可能对灾区群众群体特征、灾后健康教育需求分析认识的不足、针对灾害的健康传播材料和策略准备不足,以及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缺乏等原因,使得传播材料的信息准确性、传播形式和内容的针对性、传播材料发放的计划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健康传播的效果。因此,需要建立并完善县、乡、村及灾区群众集中安置点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机制。科学评估确定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确定目标人群和传播的核心信息。针对不同目标人群采取不同的工作措施。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灾区群众积极参与讲究卫生、减少疾病行动中。

本文节选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周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