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Auwaerter 教授接受了Medscape采访,认为关于现有新的研究为非免疫抑制的ICU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提供了线索。
CMV 属于疱疹病毒组β亚家族成员,在人群中感染广泛,发展中国家感染率为80-90%,发达国家也高达60-80%。通常CMV呈隐形感染,但病毒终身存在体内,潜伏于外周血单核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肾脏、唾液腺、乳腺等,呈现潜伏-激活特性。一旦患者免疫力下降,受染细胞分化成熟或急性炎症细胞大量分泌细胞因子,均可出现CMV 的再激活。
常用的抗CMV治疗药物包括更昔洛韦及其前体药物缬更昔洛韦、膦甲酸钠,通过抑制病毒DNA多聚酶的合成起到抗病毒作用。
早在2008 年,Limaye等人调查了美国2 家医院的6 个ICU 病区,发现高达33% 的脓毒血症的ICU 免疫抑制患者存在CMV 的再激活,似乎与较长的ICU 住院和更高的死亡率有关。但研究并未揭示CMV 的激活只是在ICU 疾患中恰好存在,还是作为一个共同病原而致病。
2015 年一项希腊的前瞻性研究显示:约14% 的非免疫抑制的ICU 患者存在CMV 再激活,且与更多的输注红细胞悬液、更高的CRP、更高的IL-10 水平有关,在CMV再激活患者中有更高的SOFA评分。但研究为小样本研究。
那么抑制CMV 是否对于ICU 患者有益呢?Limaye又发起了另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发表在近期的JAMA 上。研究共纳入160 例CMV 血清学呈阳性的ICU 患者,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n=84)和安慰剂组(n=76)。更昔洛韦组静脉给予更昔洛韦5 mg/kg ,一天2 次,5 天后转为口服或继续静脉给予更昔洛韦直至出院。其中共有132 例患者完成该研究。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与死亡率强相关的IL-6 在第14 天与第1 天的水平差异,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次要终点为ICU 住院时长和死亡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更昔洛韦组在未使用呼吸机的时长和CMV 再激活的下降水平上更优。
研究者认为在此类人群中进行CMV 的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无益。一些次要终点虽然显示了CMV 治疗的优势,比如接受更昔洛韦组接受呼吸机天数更少,但并未具体研究CMV 是否参与肺损伤。
Auwaerter 教授相信Limaye 等人研究可以为ICU医护人员在面对CMV时提供一些思路,不仅仅是给予CMV 血清学检查,其他也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洗等,在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