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衣原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在美国,每年约有 15/100000 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且发病率有所上升。
为此,杜克大学达勒姆医学中心心脏内科 Andrew Wang 博士等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管理进行综述,旨在指导临床医生从病因、发病风险因素、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进行全面认识,规范诊治管理流程,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愈率。该篇综述于近期发表在 JAMA 杂志上,现将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 临床特点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进展迅速,表现为突发高热、强直、败血症及全身性并发症,往往伴有新发心脏杂音。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诊断困难,患者表现非特异性症状如疲劳、呼吸困难或数周至数月内体重减轻等。
表 1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体征和并发症
图片请见(JAMA: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管理)
图1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经典但非常见的体征。A 图示 Osler 结节(足部),表现为疼痛、指/趾尖红斑结节;B 图示 Janeway 损害(手部),表现为手掌和足底的非痛性红斑结节;C 图示 Roth 斑,在视网膜上可见中心白点的网膜出血
图片请见(JAMA: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管理)
图2 感染性心内膜炎外周栓塞 CT 征象。A 图示一例心内膜炎伴发败血症性栓塞患者的 CT 影像,可见多个肺部结节(图中黄色箭头所示),多数为胸膜下空洞,该表现与败血症性栓塞一致,该患者还表现有全身水肿、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气胸。B 图示一例心内膜炎伴发败血症性栓塞患者出现脾肿大伴脾梗死(图中黄色箭头所示),提示脾栓塞
表 2 获得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健康护理相关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因素
2. 诊断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可参考改良 Duke 标准,辅助诊断方法如血液培养、PCR、组织病理学、影像学等。
表 3 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的改良 Duke 标准
表 4 对于血培养阴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方法
表 5 可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的影像学方法
3. 治疗
治疗方案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必要时予以手术干预。具体参考意见如下:
表 6 手术干预推荐总结
表 7 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预防治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