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美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应答不佳
一、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35 岁,患者 3 月 27 日因「反复肝功能异常」来院就诊。主诉:10 年前化验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 e 抗原均阳性,肝功能异常,在外院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当地医生给与抗病毒治疗: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一年,HBV-DNA 已转阴,但肝功能仍然持续异常。继续服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 HBV-DNA 升高至 103,ALT 仍维持在 200U 左右。当地医院给予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治疗,后因为患者出现 eGFR 从原来 110 ml 降低至 90 ml,血磷也随之下降,因而改为恩替卡韦 2 片 qn po 抗病毒治疗,病毒始终徘徊在 102,ALT 持续轻度升高,维持在 80U 左右,查阅外院化验单,发现尿蛋白有明显增高。
考虑患者年龄较轻,却始终存在肝功能异常,经过和患者反复沟通,强调持续的高病毒载量以及 ALT 的持续升高,会给肝脏带来很大的影响,导致疾病进展和 HCC 的发生。医嘱予:应用丙酚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一月后复诊,患者 ALT 水平降低至 60U,eGFR 水平为 95 ml,病情平稳。该患者还在继续门诊随访中。
心得体会: 我国是乙肝大国,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考虑乙肝病毒活动。既往由于可供选择的药物少,很多地区往往选用低耐药屏障药物,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各种耐药,致使后续选择方案困难。丙酚替诺福韦抗病毒活性强,ALT 复常率高,III 期临床试验 0 耐药,骨肾安全性好,是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治疗慢乙肝经治和初治的一线选择。
目前国际上口服抗病毒治疗的一线药物应选择强效、低耐药、安全的口服核苷(酸)类似物,常用的药物有恩替卡韦、TDF 和 TAF。其中 TAF 可作为有核苷(酸)类似物经治史并且有肾脏功能损伤患者的一线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