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F 治疗肝衰竭一例患者经验分享

2019-12-11 11:29 来源:丁香园 作者:郭凤霞
字体大小
- | +

一、 病例介绍:

患者罗××,女性,41 岁,因「身目黄染、纳差 10 余天,神志异常 1 天」于 2019 年 8 月 11 日入院。患者 15 年余前体检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未做进一步就诊。之后无规律定期体检,9 月前使用替诺福韦治疗半年,3 月前因费用原因停药。有肺结核病史 1 年,8 月前开始抗结核治疗(具体用药不详)。10 余天前在服用抗结核药治疗期间出现身目黄染,同时伴有尿黄,尿色如茶,伴有纳差,食量约减少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无酱油样尿,无发热,遂到当地医院就诊,1 天前患者出现神志异常,计算力下降,定时定向力可,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 肝衰竭" 收入院。自发病以来,病人无发热畏寒,无咳嗽咳痰,无返酸嗳气,无恶心呕吐,无右上腹隐痛,无腹胀,无鼻衄,无牙龈出血,无全身皮肤瘙痒。精神状态差,体力情况很差,食欲食量很差,睡眠情况很差,近两日无大便,小便正常,小便颜色淡黄,无酱油样尿,尿量正常,无尿频尿急尿痛,体重无明显变化。入院体查:生命征稳定,神志清晰,对答切题,定时、定向力准确,计算力下降,精神状态差,全身皮肤重度黄染,无肝掌、蛛蛛痣,巩膜重度黄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扑翼样震颤阴性。入院诊断「1. 慢加急性肝衰竭 2.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3. 药物性肝损害 4. 胆囊炎 5. 肺结核」。

二、 临床诊治思维过程

入院后完善检查,肝功能:总胆红素 268.92μmol/L 直接胆红素 186.28μmol/L 白蛋白 27.2 g/L 白蛋白/球蛋白 0.94 谷丙转氨酶 258.6U/L 谷草转氨酶 172.4U/L;肾功能:肌酐 73 μmol/L;凝血功能:PT 33.9s PTA 22% INR 3.38;血常规组合+CRP:C-反应蛋白 <10 mg/L ;白细胞 4.72*10E9/L ;血红蛋白 105.00 g/L ;血小板 56.00*10E9/L ;乙肝两对半:HBsAg 4025 IU/ml HBeAb 0.002COI HBcAb 0.009COI;HBV DNA 4.18E+4IU/ml(达安,检测下限 100IU/ml,以下检测均使用同一试剂)。超声:肝萎缩,肝硬化,胆囊壁增厚,大量腹水。CT:双侧中量胸腔积液,并双肺膨胀不全、局段性肺不张;考虑右肺上叶多发小钙化灶;考虑右肺门淋巴结钙化;肝硬化,伴大量腹水;胆囊炎。予以「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护肝,以及输注人血白蛋白、新鲜血浆、利尿等处理。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抗感染。2019 年 8 月 12 日行血浆置换及血液透析滤过治疗。2019 年 8 月 14 日改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TAF)抗病毒治疗。2019 生 9 月 3 日(改服 TAF18 天后)复查 ALT 降低至 14.4U/L,2019-10-09(改服 TAF25 天后)HBV DNA 恢复正常检测下限以下(<1.00E+2 IU/mL),且 ALT 12.1U/L。经积极抗 HBV、抗感染、护肝、人工肝及输注人血白蛋白、血浆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于 2019 年 10 月 21 日顺利出院,出院时肝功能:总胆红素 90.11μmol/L 直接胆红素 67.37μmol/L 白蛋白 48.6 g/L 白蛋白/球蛋白 1.17 谷丙转氨酶 17.3U/L 谷草转氨酶 55.0U/L;肾功能:肌酐 59.4μmol/L;凝血功能:PT 20.9s PTA 45% INR 1.77。ALT 变化如下图所示:

微信图片_20191211112506.png

三、 治疗体会

慢乙肝患者的治疗需要最大限度的抑制 HBV 复制、延缓疾病的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未达停药指征不能停止抗病毒治疗,该患者自行停止抗病毒治疗,导致肝炎急性复发,同时由于服用抗结核药等肝损害药物,导致患者在乙肝肝硬化、药物性肝损害基础上出现慢加急性肝衰竭、肝萎缩、肝性脑病,病情严重。患者入院后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但是考虑到患者的 DNA 病毒含量较高,快速降低病毒量可以给患者带来很大获益,同时患者有失代偿期肝硬化、大量腹水,存在肾损害的高危因素,于是改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TAF 治疗。TAF 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在全球三期临床研究以及目前真实世界的数据来看,TAF 仅有 TDF 1/10 的剂量,就具有相似的抗病毒效果,同时可改善肾功能和骨骼方面的参数。从本病例中可以看到服用 TAF 仅 18 天的时间,转氨酶 ALT 就从 258.6U/L 降低至 14.4U/L,HBV DNA25 天就从 4.18E+4IU/ml 降低至 100IU/ml 以下,且治疗期间监测肾功能正常,由此可见 TAF 不仅是安全性好,而且可以快速降低病毒以及 ALT,提高患者的综合获益。综上所述,TAF 可快速抑制 HBV DNA,改善肝功能,保护肾脏;乙肝肝衰竭患者使用 TAF 治疗安全、有效,有利于改善预后。

1.jpg



编辑: 郑恺迪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