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酶抑制剂boceprevir或telaprevir+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利巴韦林(RBV)的三联疗法治疗慢性1型丙型肝炎效果良好,但该疗法也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即需一天三次服药、与食物同服加强药物吸收、贫血及皮疹等副反应大。因此,临床需要寻找一种有效、安全、服药简便且副作用小的药物。
Simeprevir(SMV)是可用于治疗丙肝的蛋白酶抑制剂类新药。IIa期临床试验应用SMV(25-200mg,QD) +Peg-IFN+RBV治疗丙肝患者28天,结果显示大多数初治患者HCV RNA水平降低(<25 IU/mL),即含SMV的三联疗法治疗丙肝患者有效。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Fried博士等对SMV+Peg-IFN+RBV三联疗法进行了IIb期临床试验(PILLAR study),结果显示,SMV+Peg-IFN+RBV用于治疗HCV-1型初治患者安全有效,文章发表于2013年7月的Hepatology杂志上。
本研究自2009年5月开始,于2011年4月结束,是一项IIb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每日一次服用两种不同剂量的SMV联合Peg-IFN和RBV疗法对HCV-1型初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共招募了北美、欧洲、亚太区域13个国家386名患者。
患者均为HCV-1型成年患者,血浆HCV RNA>100000 IU/mL,且未接受过IFN、RBV或其它慢性丙肝实验新药的治疗;排除招募24个月以来肝脏活检提示肝硬化、合并HIV或HBV感染、血小板计数<90000/mm3、女性血红蛋白<12 g/dL/和男性血红蛋白<13 g/dL者。
受试者随机分到5个治疗组,即SMV两种剂量75mg和150mg、两个疗程12周和24周以及一组安慰剂对照组,每组都联合应用Peg-IFN和RBV。检测血浆HCV RNV水平,行HCV NS3/4A测序,受试者于实验0、4、12、24、36、48、60、72周完成调查问卷,记录不良反应和实验数据。
PILLAR研究方案设计
研究发现,SMV治疗24周SVR率为74.7%-86.1%,而安慰剂对照组为64.9%(所有比较组P﹤0.05,除了SMV 75mg 24周疗程组)。SMV治疗组与安慰剂组快速病毒学反应(第4周HCV RNA <25 IU/mL检测不到)比例分别达68.0%-75.6%和5.2%。
根据RGT标准,SMV组患者中79.2%-86.1%在第24周完成治疗,其中85.2%-95.6%达到24周SVR。SMV组与安慰剂组相比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整体类似,但SMV组患者出现SMV高剂量相关性、非血清转氨酶异常的、轻度可逆性高胆红素血症。
该研究结果表明,每日一次SMV联合Peg-IFN和RBV疗法相比单独使用Peg-IFN和RBV更可显著改善SVR率,同时多数患者疗程可缩短至24周。
该研究为SMV III期临床实验确定了最佳剂量和疗程,从目前的结果看,III期实验对HCV-1型初治患者及接受过治疗患者的推荐用药方案为SMV 150mg qd×12周联合Peg-IFN和RBV,随后继续用药IFN和RBV 12周时间,该方案从疗效、安全性等方面效果均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