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4日 Pediatrics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文章,该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剂量的头孢曲松与肾结石及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PARF)有关,而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对缓解病情十分关键,使患儿有痊愈的可能;对于那些药物治疗不敏感的患儿,逆行输尿管插管或为有效治疗措施。
临床上常用抗生素头孢曲松来治疗儿童感染,现已研究证实,该种抗生素与假性胆囊结石、肾结石及膀胱泥沙形成有关,用药过程中还可观察到尿液结晶粘附到肾小管细胞上,存在引起PARF的可能。目前的研究推测头孢曲松相关的PARF发病罕见,几乎没有相关的报道。
该研究的观察对象取自我国武汉同济医院,为2003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接受过头孢曲松治疗的PARF患儿共计31例;入组要求为患儿既往无尿路结石或肾病病史;头孢曲松治疗史9例为经患儿病历信息核实,22例为经患儿家长确认核实。
PARF诊断标准为结合症状体征(突然发作性无尿、腰侧或肾区叩击痛)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血清肌酐和/或尿素氮);对患儿采取的药物治疗包括山莨菪碱解痉、碳酸氢钠碱化、抗生素、蛋白和低剂量地塞米松。
研究结果显示:患儿平均年龄5.1岁;PARF发病前头孢曲松平均给药疗程为5.2天;其中13例可获取剂量信息,给药剂量范围为70mg/d至100mg/d(86.7mg/kg/d);主要症状包括持续至少24小时的突发性无尿(31/31)、腰痛(>3岁,25/25)、过度哭闹(<3岁,6/6)和/或呕吐(19/31);超声提示,31例患儿中有25例轻度肾积水、11例输尿管结石。
经过1-4天的药物治疗后,9例患儿康复;21例对药物治疗不敏感患儿改为逆行输尿管插管治疗,之后有20例患儿恢复正常排尿;1例患儿因致密结石堵塞导尿管,继而接受3次血液透析恢复排尿;对获取的4名患儿结石进行串联质谱分析显示,其主要成分为头孢曲松;平均治疗时间持续1.8天,平均无尿期3.1天;最终,所有患儿痊愈。
这项研究的局限性包括样本少、回顾性研究设计、头孢曲松用量数据不完整。此外,头孢曲松结石为沙粒状,使研究人员难以收集,研究中只收集到了4例患者结石标本。
该研究结果的应用是否会推广有待商榷。这项研究中所使用的中西医药物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可能导致该研究结果推广受限:该研究治疗时采用中药解痉,可能导致了逆行输尿管镜的大量使用,而不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在美国后者则很常见。
该项研究可能潜在地揭示了无尿性急性肾衰竭有关的一个尚未阐明的病因。目前文献中相关报道都是病例报告,统计显示所报道的接受头孢曲松治疗的患者发生相关性肾结石者大约为1%,但其大多无症状,继而转为通过肾脏超声随访观察。由于对这种并发症的认识有限,所以相应的预防措施还未确定。
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建议临床医师注意,当观察到接受头孢曲松治疗的儿童发生突发性无尿或腰部疼痛时,应及时立即终止继续给药,同时利用血化验和超声检查进一步评估病情,并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尽早给予相关治疗。头孢曲松相关PARF是可逆的,若及时并恰当地给予治疗干预,其预后还是良好的。
理论上认为,避免脱水和提供静脉水化治疗有利于维持尿流量,建议患儿住院治疗期间避免补钙,给予低钠饮食以及噻嗪类利尿剂可能会有一定帮助。探索如何避免头孢曲松结石形成,开展进一步干预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