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处方:生理盐水 100 ml + 奥美拉唑 40 mg + 维生素 B6 0.3 g
结果:输液逐渐变成黄色,最后变成黑色。
分析:
奥美拉唑是一种碱性药物,能升高生理盐水的 PH 值;维生素 B6 又名盐酸吡多辛,含酚羟基,注射液 PH 值为 3~4。
混合液变色可能是维生素 B6 的酚羟基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的缘故,所以不应在同一瓶输液中配伍。
特别提醒:
奥美拉唑注射液不应与其他药物混合或在同一输液装置中合用。
2、处方:5% 葡萄糖 250 ml +10% 葡萄糖酸钙 + 地塞米松磷酸钠 5 mg
结果:生成不溶性钙盐沉淀。
分析:
葡萄糖酸钙禁止枸橼酸盐、可溶性碳酸盐、磷酸盐及硫酸盐配伍,否则生成不溶性的钙盐沉淀,危及生命。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辅料为:丙二醇、亚硫酸氢钠、无水亚硫酸钠、依地酸二钠。
10% 葡萄糖酸钙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3、处方:20% 甘露醇 250 ml+地塞米松磷酸钠 10 mg
结果:可能出现甘露醇析出结晶现象。
分析:
甘露醇为一组织脱水药,地塞米松有抗炎作用,两者配伍有利于消除水肿。
因 20% 甘露醇为过饱和溶液,联合应用其他药物时,可能会因新的溶质和溶媒加入而改变甘露醇的溶解度而析出甘露醇结晶。
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当甘露醇浓度高于 15% 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
4、处方:25% 葡萄糖 40 ml+西地兰 0.4 mg+呋塞米 20 mg,静脉注射
结果:生成呋喃苯胺酸沉淀。
分析:
呋塞米为一弱酸强碱盐,PH 为 8.5-10,禁止与酸性液伍用,在酸性环境下(25% 葡萄糖 PH3.5-5)生成呋喃苯胺酸沉淀,危及生命。可 25% 葡萄糖+西地兰、NS+呋塞米,分开静脉注射。
呋塞米注射液:为加碱制成的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故静脉注射时宜用氯化钠注射稀释,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呋塞米含有磺胺基团,对磺胺药和噻嗪类利尿药物过敏者,对呋塞米可能亦过敏。
5、处方:葡萄糖 250 ml+维生素 K1 注射液 40 mg+维生素 C 3.0 g
结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维生素 K1 疗效降低。
分析:
维生素 K1 注射液为临床常用的促凝血药物。
维生素 K1 为醌类化合物,具氧化性;维生素 C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物维生素 K1 混合后,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维生素 K1 疗效降低。维生素 K1 注射液和维生素 C 注射液放置一段时间后,维生素 K1 被完全破坏。
维生素 K1 注射液药品说明书:与维生素 C、维生素 B12、右旋糖酐混合易出现混浊。
6、处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
结果:呼吸抑制。
分析: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均能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前膜上的钙结合部位结合,而阻断乙酰胆碱的释放,产生神经肌肉接头阻断作用。联合应用时对肌肉神经阻断作用加强,有可能引起呼吸抑制,危及生命,故合用时一定注意。
一旦发生呼吸抑制情况,应立即注射氯化钙以对抗。
7、处方:3:2:1 注射液 500 ml + 酚磺乙胺注射液 0.25 sig ivgtt
结果:几分钟后溶液颜色变红。
分析:
酚磺乙胺能使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也能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缩短凝血时间,达到止血效果。
3:2:1 注射液含碳酸氢钠 34 ml,溶液呈碱性,与酚磺乙胺合用,由于酚磺乙胺含酚羟基,与碱性药物配伍易氧化变色,变色点 PH 为 6.7,故两药合用易至酚磺乙胺变色降效。
8、处方:5% 葡萄糖注射液 + 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 20 mg + 辅酶 A 注射液 100u + 维生素 B6100 mg
结果:混合后产生沉淀。
分析:
临床上较多地使用注射用辅酶 A 联合其他辅酶类药物如三磷酸腺苷二钠、肌苷等组成能量合剂进行辅助治疗,以提高冠状动脉硬化、心肌梗死、急慢性肝炎、原发性血小板较少性紫癜等疾病的疗效。
三磷酸腺苷二钠,在 PH8~11 时稳定,遇酸性则产生沉淀,维生素 B6 为水溶性盐酸吡多辛,PH 3~4,可使三磷酸腺苷二钠产生沉淀。故避免同一容器中静滴。
5% 葡萄糖注射液+辅酶 A+三磷酸腺苷二钠+肌苷:室温下放置超过 4 h,pH、不溶性微粒、含量及有关物质均明显发生变化,配伍溶液应于 4 h 内使用完。
9、处方:0.9% 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 + 氟罗沙星注射液 0.2 sig ivgtt
结果:几分钟后溶液形成白色混烛沉淀。
分析:
氟罗沙星注射液药品说明书:忌与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合用。
——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注射液可用 0.9%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氟罗沙星注射液是利用氟罗沙星结构中既有酸性基团,又有碱性基团,能与氨基酸生成可溶性盐而制成的,在电解质溶液中因同离子效应而使溶解度减小,致使形成的微粒在短时间内凝聚而生成沉淀。另外,氟罗沙星为氟喹诺酮类,含喹啉环骨架基本结构,而且含有 3 个氟原子,该结构与氯离子结合会发生整合反应,生成大分子整合物沉淀,影响药物含量,治疗作用减弱。
临床使用时,氟罗沙星注射液切忌与含有氯化钠的注射液配伍。即忌与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合用。本品也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配制输液时应稀释于 5% 葡萄糖 250~500 ml 注射液中, 避光缓慢静脉滴注,一次 0.2~0.4 g,每天 1 次。本品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每 0.2 g 滴注时间至少为 45~60 min。
氟罗沙星除受氯离子影响外,温度、光线也有一定影响。氟罗沙星与 5%GS 注射液配伍,日光照射 20 分钟以后,原无色澄清液体变为淡紫色,故氟罗沙星注射液应避光保存。
用药助手专业版会员免费体验机会来了!
用药助手专业版由专业医生、药师辅助研发,提供 6 万 + 药品信息、13000+ 临床指南查询服务,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此外,还有十余个专业功能辅助医生临床决策流程。
「疾病诊断」、「临床路径」为患者入院后提供标准诊疗流程和治疗方案;
「医学计算」、「医学检验」帮助医生全面解读患者检验结果;
「相互作用」、「配伍禁忌」、「感染用药」、「药物总论」为药物、手术治疗保驾护航;
「患者教育」依托丁香园长期建立的庞大的专业知识库,构建坚实医患信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