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进展后,维持循环系统储备是治疗的关键;而SBP的出现对肝硬化伴腹水的患者而言,可能使其失去了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治疗的机会。奥地利维也纳综合医院胃肠肝内科的Mandorfer等对此进行了研究探讨。
该队列研究连续纳入607例肝硬化患者,这些患者首次接受穿刺腹水放液治疗。Cox模型分析NSBB治疗对SBP发病率和非肝移植生存率的影响。SBP发病率模型通过Child-Pugh评分(CPS)分期进行校正;非肝移植生存率模型通过CPS分期和静脉出现曲张体征来校正。
研究发现,NSBB治疗对SBP发病率并无影响(HR:0.782);患者病情进展直至出现SBP前,NSBB治疗都可使非肝移植患者生存率得到改善(HR:0.75),并与死亡率风险下降25%有关。相反,一旦患者进展为SBP,NSBB治疗则不利于非肝移植患者生存率的改善(HR:1.58),并与死亡率风险增加58%有关。
NSBB治疗和SBP发生对非肝移植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接受NSBB治疗的患者在首诊SBP后的90天内,肝肾综合征(HRS)发生率较高(NSBB治疗:24%(20 /83);非NSBB治疗:11%(9/ 82))。而HRS诊断确立后90天内,接受NSBB治疗的患者80%(16/20)发生死亡。
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首次确诊SBP后,接受NSBB治疗对非肝移植生存率和HRS进展会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首次对这一论断提供了确实的观察证据。此外,该研究还论证支持了“病理生理学强制性治疗窗假说”,即界定SBP作为肝硬化患者停止应用NSBB治疗的临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