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消毒可减少医院获得性感染

2014-06-29 23:52 来源:丁香园 作者:步步非烟
字体大小
- | +

多重耐药菌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D)是当今医疗卫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有证据表明,这些病原微生物是通过受污染环境传播感染患者的。

这就意味着感染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或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患者出院后,新患者入住旧患者之前所在病房,就会面临感染这些病原体的高风险。

加强对患者用过病房清洁消毒程序的监督,可有效改善病房清洁度、减少环境病原污染以及降低VRE和MRSA等耐药菌的感染率。如今紫外线光照射作为环境消毒法中的补充方法,已逐渐用于患者护理环境的消毒步骤中。

紫外线消毒(UVD)技术可通过水银灯或脉冲氙气灯装置获得。之前Rutala等的研究显示,水银灯UVD可减少检测环境中的MRSA和CD菌落数超过99%,在MRSA感染患者住过的病房中使用UVD消毒,可减少微生物阳性培养数量及每种培养阳性菌的菌落计数。

另外,Boyce等也做过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水银灯UVD可显著减少病床护栏、病床桌、电视遥控器、浴室扶手及病房马桶座等处需氧菌菌落计数,也可使放在病房中的培养皿里CD孢子数量大幅减少。

这两项研究中都显示UVD直射区域要比暗影区消毒效果更有效。虽然这些研究已通过体外试验和临床现场环境检测证实了UVD强效的杀菌作用,但是有关UVD对患者预后方面的研究比较有限,对水银UVD用于医疗环境的可行性仍缺乏分析。

脉冲氙气灯是继水银灯之后又一可用于UVD技术的装置。文献研究表明,前者在降低细菌无性繁殖和细菌孢子数方面的效果可与后者相匹敌。

首个经同行评审有关对患者预后的研究显示,脉冲氙气灯UVD可减少医院环境中CD感染病例比例达53%;初步数据显示,该技术可降低CD感染者住过的病房中CD感染达80%-90%,也可遏制肿瘤患者病房中CD和VRE感染的趋势。

美国纽约威彻斯特医学中心感染防控科Haas博士等为此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分析急诊医院环境中使用脉冲氙气灯UVD的现况,并定量对比UVD使用前后医源性多重耐药菌和CD的感染率。

研究结果显示,该技术可显著降低医院整体环境多重耐药菌+CD的感染率,该技术在急诊医院中使用是可行的。该研究发表在2014年6月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上。

该回顾性研究在威彻斯特医学中心进行,该中心是位于纽约市附近一家643张床位的三级医院,收治成人和儿童患者,涉及创伤、烧伤、神经外科、心胸外科、移植和肿瘤等多个专科。

研究人员收集该中心脉冲氙气灯UVD技术使用前30个月(2009年1月-2011年6月)和使用后22个月(2011年7月-2013年4月)有关数据,对比患者医院获得性多重耐药菌+CD的感染率。

结果显示,该中心每次UVD平均时间为51分钟,UVD装置使用率达30%。总共进行了11389次UVD;其中,3833次(34%)是对出院者空置病房进行接触防护消毒;UVD共完成了76%的接触防护消毒。

UVD使用22个月期间与之前30个月相比,使用UVD可显著减少患者医源性感染多重耐药菌+CD比例达20%(2.14例/1000人天 vs 2.67例/1000人天)。

该结果表明,尽管该中心存在24%的病房接触防护UVD遗漏率,仍可经UVD获得医源性多重耐药菌+CD感染率较显著的下降效果。说明急诊医院应用该技术在预防患者医源性感染方面是获益的,可常规用于急诊医院出院空置病房的接触防护消毒。

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优化UVD的使用,评估优化方案对多重耐药菌和CD感染的消毒效果,并进行UVD使用成本-效益分析。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王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