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新型分子标志物

2014-07-31 13:23 来源:丁香园 作者:幸福的味道
字体大小
- | +

基于电生理标准,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主要分为两大类: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经典脱髓鞘型)以及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轴索变异型)。已明确AMAN的自身抗原为运动神经轴索膜表面表达的神经节苷脂蛋白GM1GD1a。而AIDPGBS的靶向分子尚不明确。

既往有关脱髓鞘型GBS的组织化学研究表明Schwann细胞表面存在补体沉积,但 Schwann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未知的抗原尚不清楚。为此,来自日本的Setsu Sawai等学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明确AIDPGBS患者可能的靶向抗原分子,研究发现膜突蛋白可能是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的GBS患者一个潜在的靶向分子,该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的《Neurology》杂志中。

研究者采用基于蛋白组学的方法在从Schwann细胞中提取的蛋白质中寻找AIDP的目标分子。共获得了40GBS患者,31 炎性疾病患者,以及46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标本。

研究者发现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后的AIDP患者血清中存在膜刺突蛋白(膜突蛋白)抗体,膜突蛋白是Schwann细胞在形成郎飞氏结的过程中表达的,对于髓鞘的形成至关重要。 40GBS患者中,6例有近期巨细胞病毒感染,其中5例(83%)有较高的水平的膜突蛋白IgG抗体。

对照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组没有发现膜突蛋白抗体,包括5例巨细胞病毒感染,但无神经病变的患者,46例正常对照者只有2例(4%)出现膜突蛋白抗体。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MV感染相关的AIDP患者血清标本schwannoma细胞远端膜突蛋白染色阳性,而对照组为阴性。

该研究结论认为,膜突蛋白是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AIDP患者病理性自身抗体的一个可能的免疫学靶点分子。该研究提供了II类证据表明,血清中抗膜突蛋白抗体的水平 可准确鉴别CMV相关性AIDP和非CMV相关性AIDP(灵敏度 83%,特异性为93%)。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刘卓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