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西非埃博拉疫情纪实

2014-08-12 20:48 来源:丁香园 作者:步步非烟
字体大小
- | +

2014321日,几内亚卫生部报告了一种急性传染病,当时感染病例数49例,早期表现特征为发热、严重腹泻、呕吐和高病死率(59%)。将20人标本紧急送往法国里昂巴斯德研究所,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验证其中15例为埃博拉病毒感染。

自此拉开了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的序幕,《Morbidity & Mortality Weekly Report》近期发表文章对此事件进行纪实报道,深入了解其流行病学发展进程,并指出埃博拉病毒病(EVD)发病特点和防治工作进展,Medscape医学新闻对此文章进行了转载,现将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埃博拉疫情肆虐,感染人数不断攀升

当时送往法国化验的标本中,经病毒测序发现,所感染的病毒为现有5大病毒株之一的扎伊尔埃博拉病毒株。据报道,该病毒引发的EVD患者最初发现于几内亚东南部三个地区(盖凯杜、马森塔和基西杜古)和首都科纳克里。

330日,邻邦利比里亚福亚地区报道发现感染病例;5月,塞拉利昂发现首例感染者。

截至618日,此次埃博拉疫情已正式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疫情,三国合并感染人数528例(包括实验室确诊病例、高度可能病例及疑似病例)、死亡病例337例(病死率64%)。

据史料记载,此前爆发范围最大的一次疫情发生在2000-2001年的乌干达,当时导致425人感染、224人死亡(病死率53%)。此次病毒传染流行是西非史上爆发的首次埃博拉疫情(1994年科特迪瓦曾报道过一例埃博拉病毒亲缘株Ta Forest病毒感染个案),也是第一次在首都城市播散蔓延。

EVD的发病、诊断和防控特点

EVD特征表现为突发性高热不适,同时伴一些其他非特异性症状、体征,如肌肉酸痛、头痛、呕吐和腹泻等。EVD患者中有30%-50%表现有出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包括肝损伤、肾功能衰竭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导致休克和死亡。

1976年在苏丹(苏丹埃博拉病毒株感染)和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埃博拉病毒株感染)同时爆发了两起埃博拉疫情以来,历史上中非总共发生过20多起EVD爆发事件,多数是由致死率最高(高达90%)的病毒株扎伊尔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

现尚未确定病毒的野生动物宿主;然而,有证据支持果蝠可能是其中之一。病毒起初由野生动物经密切接触传染给人类,再通过与感染者体液(如血液、尿液、汗液、精液和乳汁等)直接接触而发生人际间的传播。

感染潜伏期为2-21天,患者的发热期、整个疾病终末期甚至死后(疫区当地旧习,下葬前清洗尸体,有可能接触体液)都具有高度病毒传染性。此外,研究发现,疾病发作后病毒可在患者精液中存活长达61天。

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发现埃博拉病毒RNA或血液抗体予以确诊。此次西非疫情的病毒检测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地点开展:几内亚为CDC巴斯德研究所欧洲移动实验室,塞拉利昂为凯内马政府医院病毒性出血热实验室,利比里亚为利比里亚生物医学研究所。

目前尚没有获准审批的特效抗埃博拉病毒药物,对患者的护理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其中包括积极的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予以口服或静脉营养支持以及对症缓解药物,如退热、止泻、止吐、镇痛、缓解焦虑、解痉治疗等。在诊治患者过程中,还要注意鉴别合并感染和二重感染的可能,如合并疟疾和伤寒等。

控制EVD疫情的关键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积极发现感染病例,隔离患者,以免病毒在居民区中持续播散;

2、确定发病期间密切接触者或死亡病例接触者,追踪随访整个21天潜伏期期间所有可能接触人群;

3、追溯既往和现症病例所有病史情况,掌握病毒传播链;

4、发现居民区死亡病例,倡导安全丧葬行为;

5、每天实时上报感染病例。

此外,还有对医务工作者宣教安全防控感染措施,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这对于工作人员本身和患者双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前期疫情流行期间,医疗保健相关感染在病毒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

为防控疫情所做出的努力

为在几内亚和利比里亚两国顺利实施防疫工作,两国卫生部听取无国界医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WHO)等的建议,建立埃博拉治疗中心集中提供最佳的诊疗服务,同时限制了病毒的进一步扩散。

3月底,CDC通过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派遣医疗组到几内亚和利比里亚进行援助,以协助两国卫生部,通过收集上报病例、诊治患者并询问患者家属情况、协调追踪随访密切接触者、整合数据汇总到中央数据库等几项措施,归纳发病特征并防控疫情蔓延。

将病例定义划分成三类:疑似病例,是指尚存活或已死亡患者,之前发热史合并至少3个月时间的附加症状,或者发热合并与出血热病人、死者、动物有过接触史者,抑或出现不明原因出血症状者;高度疑似病例,是指符合疑似病例特征,同时与确诊或其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流行病学联系者;确诊病例,是指前两种情况下经实验室检测确诊者。

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表明,EVD首发病例最早可追溯到201312月份。

49日以来,利比里亚为其数周时间没有继续上报新发感染病例,4月下旬貌似该地疫情蔓延速度已有放缓趋势;427日一周几内亚新发感染人数降至9例。

但是此后,EVD疫情死灰复燃,于524日,邻国塞拉利昂报告发现首例实验室确诊病例;529日,利比里亚报告一例源自塞拉利昂的新发病例;525日一周,几内亚报告病例数再创新高(38例)。

2014几内亚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数演变进程

截至618日,三国合并累计EVD总人数528例,其中包括实验室确诊364例、高度疑似病例99例、疑似病例65例、死亡病例337例(病死率64%)。

几内亚境内9个受累区报告病例数总计398例,包括实验室确诊254例、高度疑似病例88例、疑似病例56例、死亡病例264例(病死率66%)。

塞拉利昂境内首都弗里敦和其他5个受累区总共报告病例数97例,包括实验室确诊92例、高度疑似病例3例、疑似病例2例、死亡病例49例(病死率51%)。

利比里亚4个受累区报告病例数总计33例,包括实验室确诊18例、高度疑似病例8例、疑似病例7例、死亡病例24例(病死率73%)。

在控制疫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遭遇到的阻碍包括以下几点:病例地域分散性、基础卫生设施薄弱甚至来自当地居民的不信任和抵制。

为了进一步控制住疫情,除了落实防控策略外,还需当地领导人们能够响应防疫工作号召,减轻居民疑虑和恐怖情绪,以便医务人员在治疗中心集中管理患者,同时利于随访密切接触者工作的开展。此外,加强国家间疾病监测情况的沟通交流,有助于防控EVD疫情出现更多的新发病例。

2014西非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分布地图

20146月,WHO通过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向CDC及其他合作组织申请更多的医疗援助。因此,需加派工作人员到几内亚和塞拉利昂进一步部署协调防疫工作,旨在遏止和预防病毒播散。

疫情持续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区域间、国际间保持高级别警戒,巩固疫区国家及其周边国家的现有防疫成果,同其他合作组织一道尽快结束这场战役。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王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