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便捷交通工具的发展以及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使得因旅游而发生的传染病屡见不鲜。很多人都喜欢在春夏、秋冬交际、气候宜人的时节出门旅游。
然而,你是否知道,那些距我们很远的所谓被忽视的热带病如埃博拉、疟疾、黄热病等,其实就在此行中悄然传染上你;你又是否知道,那些销声匿迹已久的传染病如霍乱、脊髓灰质炎、麻疹等,在旅途中不知不觉感染播散。此次西非埃博拉疫情世界各国机场关卡严阵以待就可见一斑。
戴维医疗中心副院长、急诊医学副教授Nicks博士就此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对出游前后应当心的10大旅游传染病归纳总结,发表在8月12日的Medscape上。下面让我们聆听Nicks博士的讲解,一起来了解那些“原来很远、其实很近”的传染病。
1. 埃博拉病毒病
图片来源:WHO和美国CDC
埃博拉病毒病(原称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丝状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的病毒感染引起的,其自然宿主可能为果蝠(属于大蝙蝠科)。
现已发现的5个埃博拉病毒亚种里有4种可导致人类患病,分别是扎伊尔埃博拉病毒、苏丹埃博拉病毒、塔伊森林病毒(原象牙海岸病毒),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
野生动物可将病毒传染给人类,然后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体液,或暴露于感染者血液、器官、分泌排泄物,或接触受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如针头等),从而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埃博拉疫情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偏远村庄、邻近热带雨林的地区。目前,报告发现过已确诊感染病例的国家地区包括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苏丹、象牙海岸、乌干达、刚果共和国和南非(病例输入国)。
感染上埃博拉病毒后,患者病情十分危重、病死率很高。现有医疗努力旨在寻找根除这种病毒的有效应对策略。
埃博拉病毒生态学图片来源:CDC
埃博拉病毒感染潜伏期阶段(很少≤1周;多见≤2周),可出现的症状/体征包括关节炎、腰痛、发热/畏寒、疲劳/倦怠、头痛、恶心/呕吐、腹泻以及喉咙痛;晚期症状包括眼、耳、口、鼻、直肠的出血,眼结膜炎、外阴红肿、皮肤疼痛加重和泛发全身出血性皮疹;最后,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休克和/或昏迷。
目前,可用作诊断检测和研究的方法包括:抗体捕获性ELISA法、抗原检测法、血清中和法、RT-PCR法、电子显微镜识别以及细胞培养病毒的分离鉴定法等。
埃博拉感染是一种排他性诊断,确诊之前需排除的疾病包括疟疾、伤寒、志贺氏菌感染、霍乱、钩端螺旋体病、鼠疫、立克次体病、回归热、脑膜炎、肝炎和其他病毒性出血热疾病。
图片来源:CDC
鉴于所有患者的生物样本都极具危险性,所以开展所有埃博拉实验室检测时,都应启动最高级别的生物防护措施。为了减少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风险、避免在疫区发生感染,照料病患时需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隔离衣、手套、口罩等),及时隔离感染者、保护为感染人群,并且实施其他防控感染措施。
如今,尚没有官方许可的特效疫苗和治愈药物可供使用,而现有的抗病毒药对埃博拉病毒治疗无效。感染者通常住院接受治疗,住院期间注意加强支持护理措施(如静脉输液和对症药物),用来预防休克和/或感染的发生。必要时可以输注血小板或新鲜血液予以循环支持。
高达90%的患者发生死亡。直至2014年8月4日,持续肆虐的西非埃博拉疫情已扩散至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四国,导致1711人感染(1070例经实验室确诊)、932人死亡。
许多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过程中感染上埃博拉病毒,究其原因可能是没有注意适当的防护隔离,或者未落实严格的防控感染措施。
2. 2012-2014中东呼吸系统综合症-新型冠状病毒
图片来源:WHO和国立过敏症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
中东呼吸系统综合症(MERS)是由新型冠状病毒MERS-CoV(冠状病毒亚科,Betacoronavirus属,C谱系)导致的一种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人际间发生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和近距离接触发生的空气传播。
骆驼可能是感染人类的传染源,从埃及、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的骆驼中,现已分离出与人类感染相同的MERS-CoV病毒株。
至今,发生过人类MERS感染散发或聚集病例的国家包括约旦、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黎巴嫩、伊朗和也门;近期从疫区回国发生感染的病例主要出现在欧洲国家如英国、西班牙、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荷兰,非洲国家如突尼斯、埃及和阿尔及利亚,亚洲国家如马来西亚、菲律宾,北美国家如美国。
因此,该病诊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临床医生问诊时必须获得全面、详细的患者既往旅游史。
图片来源:CDC /JL Harcourt
部分感染者可能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大多数MERS患者出现严重急性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气促。严重并发症包括肺炎、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死亡率30%-65%)。
MERS-CoV是冠状病毒的一种新基因型,相较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与蝙蝠冠状病毒具有更相近的亲缘关系。确诊MERS-CoV感染可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血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样品进行检测得出。
目前,尚没有疫苗或特效药治疗该病毒感染,现在治疗的关键在于针对患者临床状态,进行对症治疗以及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如心肺支持)。
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每次≥20秒),不用未洗过的手接触面部,当咳嗽、打喷嚏时注意用纸巾掩住口、鼻,避免密切接触,不用病患共用食宿用具,且经常清洗、消毒接触物品表面。
3. 基孔肯雅病毒
图片来源:WHO和维基共享资源
基孔肯雅病毒(CHIKV)是一种披膜病毒科RNA甲病毒属病毒,通过雌性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在人际间传播。发生过的疫情分布在非洲、亚洲、欧洲、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最近还蔓延到了加勒比海和美洲地区。
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是发烧和关节痛,还可表现有头痛、肌肉痛和皮疹。患者多数症状/体征可快速得到缓解,但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罕见。病情危重高危人群主要为围产期感染新生儿、老年人(≥65岁)和患有合并症的病人(如糖尿病、心脏疾病)。
确诊方法可通过血清学检查(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识别血液样本中抗CHIKV免疫球蛋白IgM和IgG抗体,在出现症状/体征后1周内收集样本进行血清学和病毒学检测(如逆转录酶-PCR法[RT-PCR])。
有些CHIKV患者临床特征与登革热患者表现类似,在登革热流行地区容易造成误诊。而对症支持治疗对这两种疾病都有效。
图示为菲律宾一名CHIKV感染患者左脚出现的皮疹,图片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截至2014年8月5日,在美国已发现了旅游相关感染484例、当地传染病例221例。发生CHIKV感染的显著危险因素包括传播媒介蚊子昼夜活动频繁,以及人类居住地靠近蚊虫滋生地。
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关键点在于,消除/减少人工装有水的容器和充当蚊虫滋生自然栖息地的区域;避免伊蚊叮咬,如穿着氯菊酯处理的服装,尽量减少皮肤暴露面,使用含N,N-二乙基间甲苯甲酰胺(DEET)、埃卡瑞丁、对薄荷基-3,8-二醇(PMD)或丁基乙酰氨基丙酸乙酯(IR3535)的驱虫剂,使用门/窗/蚊帐等屏护措施。
目前尚无疫苗或特效药来治疗CHIKV感染,预防是最好的对策。支持性护理措施包括充足的休息、补充足够的水分和服用解热镇痛药。
4. 麻疹
图片来源:WHO和CDC/CS Goldsmith及W Bellini
麻疹是一种由单一血清型、单链、有包膜的RNA病毒(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人类是麻疹病毒的唯一天然宿主。病毒通过感染者鼻子或口咽部飞沫进行传播。
麻疹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依然常见于世界范围许多地区,包括欧洲、亚洲、太平洋和非洲地区。发达国家中麻疹感染病例逐渐增多,究其原因是因为部分儿童免疫接种不全,与感染者发生接触从而患病。
在美国,大多数麻疹病例来自从流行地区归来的旅游者。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约2000万麻疹病例、164000例发生死亡。
图片来源:CDC(左)和CDC//HF Eichenwald(右)
麻疹感染后10-12天开始出现症状/体征,如高热、鼻炎、结膜炎、咳嗽、颊粘膜Koplik斑等。感染后14天左右出现皮疹,首先在面部和脖颈上部,之后逐渐蔓延到下肢。
诊断通常根据经典的临床表现做出,但为了公共卫生安全和控制疫情,还需做实验室确诊,方法包括血清检测麻疹特异性抗体IgM/IgG滴度、口鼻咽部棉拭子病毒分离鉴定或利用RT-PCR方法检测麻疹病毒的RNA。
麻疹对于既往体健的儿童而言仍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儿有必要接受住院治疗。大约30%的患者可进展出现包括肺炎在内的1-2种并发症,发生比例约为1/20,且往往成为导致患儿发生死亡的原因。
年龄不足5岁或超过20岁的患者常见并发症包括:耳部感染(10%)(导致永久性失聪)和腹泻(8%)。此外,每1000名儿童就有1人进展为脑炎,且有1-2人死于这种并发症。
图片来源:CDC
目前尚无特效抗麻疹病毒药物治疗。预防发生并发症的支持措施包括:补充营养、充足的液体摄入量以及使用WHO推荐的口服补液溶液。应用抗生素治疗眼/耳部感染和肺炎。无并发症的麻疹感染一般预后良好。
降低全球麻疹死亡率的最佳公共卫生应对策略,就是开展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预防作用十分有效)。未接种疫苗的免疫力低下人群是感染麻疹的高危人群。
美国于2000年消灭麻疹感染,然而在2014年出现麻疹感染复燃、病例数达到高峰,多数患者是未接种免疫的旅游者从流行地区感染后回国发病。
麻疹疫苗具有安全、有效、价廉的优点,迄今为止已有50年的使用历史。暴露后预防措施包括病毒暴露后72小时内接种疫苗,或暴露后数天内给予血清免疫球蛋白治疗。这些措施能有助于降低麻疹发病风险或缓解发病症状/体征。
5. 脊髓灰质炎病毒
图片来源:WHO和CDC//F Murphy博士和S Whitfield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1型、2型、3型(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感染导致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体积小、无包膜、有衣壳蛋白包绕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基因组包含7500个核苷酸。
脊髓灰质炎病毒与其他肠道病毒具有大多数相似的特征。如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或口-口途径传播。急性感染可累及口咽、胃肠道、偶尔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展全球免疫接种运动以来,如今该病仅出现在非洲和亚洲少数几个国家中。截至2012年3月,只有阿富汗、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三个国家一直存在脊髓灰质炎病例。
然而,尽管全球在根除脊髓灰质炎工作中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发达国家疫情仍时有发生,患者通常为未接种疫苗者及有过流行地区接触史的旅游者。
图片来源:CDC
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潜伏期为6-20天(最大范围3-35天),感染患病模式分为亚临床感染、非瘫痪性和瘫痪三种。多数病例(95%-96%)是亚临床感染,感染者可无症状(72%)或轻微症状(24%),可表现为发热、头痛、颈部/背部僵硬、四肢酸痛、感冒样症状等。
有不到1%的病例会进展为永久肢体瘫痪(通常是双腿瘫痪),5%-10%患者呼吸肌受累而导致死亡。
诊断方法包括采集咽喉冲洗液、粪便标本或脑脊液进行培养分离鉴定,脊椎穿刺检查脑脊液,以及血清学病毒抗体检测等。
脊髓灰质炎主要感染不足5岁的幼儿,多数成年人由于儿童期接种疫苗而获得免疫力。此外,部分特殊人群也需考虑接种疫苗,包括(1)即将前往疾病流行地区或高危地区旅行的人(2)实验室工作可能接触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人(3)可能暴露于或密切接触感染者的临床医生。
图片来源:CDC
治疗的目标是基于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毒感染侵犯阶段控制疾病症状。重症患者可能还需要给予挽救生命的措施(如机械通气支持)。其他对症处理还包括: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尿路感染,湿热敷以减轻肌肉疼痛/痉挛,镇痛药以减轻头痛和肌肉疼痛/痉挛,物理疗法,矫正器或矫正鞋,或整形外科手术协助恢复肌肉力量和功能。
患者预后取决于感染模式是亚临床型、非瘫痪型还是瘫痪型,以及受累的身体部位。倘若脊髓和大脑尚未受累,那么完全恢复也是有可能的;而发生残疾比出现死亡更常见。
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吸入性肺炎、肺心病、心肌炎、麻痹性肠梗阻、永久性的肌肉瘫痪、畸形、休克和尿路感染;患者于30岁时或感染后若干年,也可能发生脊髓灰质炎后综合症(以前未受累/受累的肌肉弱化)。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有效预防大多数人患上小儿麻痹症,有效率超过90%。
6. 霍乱
图片来源:WHO和维基共享资源
霍乱是一种古老且流行广泛的、由霍乱弧菌O1和O139血清群导致的肠道感染烈性传染病。霍乱弧菌可通过释放毒素引起肠道细胞分泌增加,导致严重腹泻和脱水。细菌来源主要为感染者和受赤藻影响的水/海洋(如苦咸水、江河入海口等)。
人们通过粪-口途径意外摄入经感染者粪便、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发生传染,特别是在匮乏清洁水源、战乱、饥荒和拥挤的地区可迅速传播蔓延。与感染者日常接触不是患病的危险因素。
霍乱常见于发展中国家,如非洲、亚洲、印度、墨西哥、南美洲和中美洲地区。为了尽量减少疫情流行地区霍乱的进一步传播,早期发现患者、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建立清洁的饮食卫生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图示为在明胶琼脂培养基上分离得到的霍乱弧菌,图片来源CDC
霍乱感染通常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仅表现水样腹泻),但有5%-10%的感染者会以突发的大量米泔水样便和呕吐起病,导致严重低血压、脱水、休克、肌肉痉挛和心动过速。如果不治疗,可在数小时内死亡。
诊断检测的金标准是经大便培养分离、鉴定霍乱弧菌O1和O139血清群。在实验室资源有限或缺乏实验室的地区,利用霍乱弧菌试纸快速检测法,可为当地卫生部门发布霍乱疫情的早期预警。
如果没有检测粪便标本,几乎无法鉴别诊断霍乱和其他发生急性水样腹泻的疾病。旅行者即便已接种过疫苗免疫,也应时刻警惕保持饮用水和食品的清洁安全。
图示一名霍乱患者正在接受治疗,图片来源:CDC
重症霍乱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电解质失衡、昏迷甚至死亡。因此,有必要通过补液治疗以尽快恢复患者丢失的体液和盐份(如WHO推荐配比的口服补液溶液)。为减少体液进一步丢失并缩短病程,对重症霍乱患者可以给予抗生素(如四环素、多西环素)治疗。有研究证实,霍乱患儿补充锌有助于改善症状/体征。
美国以外地区现可供使用的口服霍乱疫苗有两种(Dukoral和ShanChol),由于每种疫苗都需接种两剂,所以需要疫苗免疫的人群要提前数周时间开始完成接种。因此,接种疫苗不应取代标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此外,CDC不建议多数旅行者接种霍乱疫苗,因为现在市面上的疫苗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还不足以完全保护接种者免于感染。美国如今还没有许可的霍乱疫苗可用。持续腹泻疾病疫情监控仍是减少霍乱流行的关键防控措施。
7. 禽流感
图片来源:CDC和CDC/ E Palmer博士
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HPAI)引起的一种疾病。虽然甲型禽流感病毒通常并不感染人类,但是现在有极少数感染人类的病例报道,感染者多为直接或密切接触感染家禽或生食、吃未烹饪熟的感染禽肉、蛋或血制品。
1997年中国香港爆发禽流感疫情时期,发现首例人类感染者病例显示,此种病毒侵袭性很强(患者病情急速恶化,死亡率60%)。自2003年11月起,已报道有超过600例散发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太平洋、欧洲和近东部地区的15个国家。2014年1月8日,美洲(加拿大)报告发现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病例。
低致病性H7N9禽流感病毒往往感染有合并症的易感人群。2013年3月,中国首次发现3例该病毒亚型感染者(上海2例,安徽1例),但目前尚没有其他国家报告过发现该病毒亚型感染病例。
图示马丁达比狗肾上皮细胞(绿色)中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金黄色)彩色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片来源:CDC/C Goldsmith、J Katz和SR Zaki
有过疫区接触史的旅行者需认真考虑禽流感患病的可能性。H5N1禽流感潜伏期是2-8天(可能≤17天),H7N9禽流感潜伏期也是2-8天(平均5天)。
患者临床表现特征取决于感染病毒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表现通常轻微,无致死性,症状/体征小到结膜炎、流感样疾病,重到发生肺炎需要住院治疗;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表现不一,从轻微症状到重症呼吸系统疾病、多脏器疾病,有时伴发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神经系统改变。
H5N1和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并发症包括低氧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以及继发性细菌和真菌感染。感染病例有死亡可能。诊断方法为采集患者发病最初几天内鼻咽拭子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分子检测、病毒培养)。
图示禽类研究实验室禽流感转运容器罐。图片来源: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服务安克雷奇科学中心/D Becker
CDC和WHO推荐使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治疗,这两种药是目前美国官方许可的四种抗病毒药物中的两种,用于治疗和预防人感染甲型禽流感病毒。患者预后取决于感染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和病情的严重程度。现在,CDC不建议人们前往有甲型H5N1感染疫情的国家旅游。
预防禽流感的最佳措施就是避免暴露于感染源。当前往疫情流行地区时,为减少禽流感暴露风险和降低患其他禽类感染疾病,要注意避免接触活禽交易市场,接触活禽作业时要穿戴好防护隔离装备和特殊呼吸面罩,并且避免食用未烹调熟的肉类食品。
临床医生在救治禽流感患者时,要注意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遵循防控感染流程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季节性流感疫苗对甲型禽流感病毒感染没有预防作用,但却可降低同时感染人和甲型禽流感病毒的风险。
8. 结核病
图片来源:WHO和CDC/G Kubica博士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全球性人类疾病。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生长缓慢、呈棒状的厌氧菌。全球每年约有900万新发病例和150万人死于结核。2012年新发感染病例人数最多的地区分布在亚洲(占全球新发病例60%),同年撒哈拉以南非洲成为平均人口新发感染比例负担最重的地区(平均>255例/10万人)。
结核主要侵犯肺脏(70%-80%),但还可累及到肾、脑、脊柱和其他器官。病情活跃期时,通常可在肺上部呼吸肺泡内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物。该病主要通过患者病情活跃期咳嗽、打喷嚏、说话或唱歌时空气飞沫进行传播。
活动性结核常见的症状/体征为咳嗽、痰中带血、胸痛、乏力、消瘦、低热/寒战、盗汗。感染潜伏期无症状也不具有感染性;活动性病变往往会进展数年时间,当感染者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时疾病发作。
图片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结核病诊断方法包括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核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如X线胸片)以及痰找结核菌/培养法。
旅行者应避免密切接触或长期暴露于拥挤的已知患病人群和密闭的环境中;如果接触不可避免,在离开美国前需要进行TST检测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备案,若检测结果阴性,在旅行者回国后8-10周再次进行TST/ IGRA检测化验排除感染。
在大多数情况下,结核病是可以治疗和治愈的。然而,若不及时地接受治疗,或者未充分地治疗导致大量耐药菌滋生,结核病是可以致命的。对药物敏感的结核病患者需要进行为期6个月的4种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
结核病流行地区,往往会给出生婴儿和儿童接种卡介苗(BCG)进行免疫,但疫苗在预防成人患病方面效力有很大差异,且BCG还会干扰潜伏感染者行TST检测的结果。故辅助临床评估和胸片检查对先前接受BCG接种的人群而言会有所帮助。
9. 疟疾
图片来源:WHO和CDC/ S Glenn博士
疟疾是通过携带疟原虫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发生感染传播的一种疾病。此外,其他的传播途径还包括输血、器官移植、共用针头和母婴垂直传播等。
疟疾感染病例分布在97个国家,主要集中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中美洲、南美洲、加勒比地区、亚洲、东欧和南太平洋地区。
在非洲,冈比亚按蚊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人体发生感染后,疟原虫在肝脏中繁殖,然后感染红细胞。蚊虫叮咬后通常10-15天时表现一系列症状/体征,包括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肌肉痛和贫血;但部分患者可能在暴露后数月时间延迟性表现出症状/体征。
临床医生在接诊发热和表现出流感样疾病患者时,若患者近期到过热带地区、尤其是疟疾流行地区或接受过输血,那么要考虑到疟疾感染的可能性。
在世界的许多地方都出现了疟原虫对抗疟疾药物产生耐药性。
图示疟原虫生活史,图片来源:CDC
血涂片法是诊断疟疾的金标准;其他检测方法还包括抗原检测、PCR和血清学检查。接触疫区之前基于风险评估,工作人员应使用特殊的个人预防措施,如穿戴防护服、喷洒驱虫剂、使用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以及携带抗疟疾药物等。
使用抗疟药的类型取决于受累地区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氯喹一直是治疗首选药物,但由于目前出现了对该药的广发耐药性,需考虑采取其他的药物治疗。部分病例可能还需要静脉输液和呼吸支持等辅助医疗护理措施。
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治疗预后良好。然而,重症疟疾(特别是恶性疟原虫病)需要紧急医疗干预救治。该病可破坏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诱发癫痫发作、精神错乱、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昏迷甚至死亡。
10. 黄热病
图片来源:WHO和CDC/ E Palmer博士
黄热病是由单链RNA虫媒病毒(黄病毒属)感染性疾病,通过白纹伊蚊或趋血蚊属蚊虫叮咬传染给人类。虫媒叮咬受感染的灵长类(人类/非人类)动物后,再去叮咬其他灵长类动物传播病毒。病毒传播史分为三个阶段:丛林、大草原过渡、城市;三个疾病阶段:感染期、缓解期、中毒期。
黄热病高危人群涉及44个国家超过9亿人口(非洲31个国家,拉丁美洲13个国家)。多数感染患者没有症状,或仅表现轻微症状。疾病潜伏期3-6天,初次发作后3-4天得到缓解。早期症状/体征包括突然发热/寒战、剧烈头痛、背痛、肌肉痛、恶心/呕吐、疲劳/虚弱等。
数小时到一天的短暂缓解后,约有15%的患者进展为病情加重,表现为高热、黄疸和出血,最后出现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高达50%此类进展加重患者于10-14天发生死亡。
图示埃及伊蚊正在叮咬进食。图片来源:CDC/J Gathany
黄热病很难诊断,特别是在早期阶段。可能会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如重症疟疾、登革热、其它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病毒性肝炎、中毒等。诊断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病毒分离或核酸扩增检测。
目前尚无黄热病特效治疗手段。对症支持治疗措施包括防止脱水、预防呼吸衰竭和发热,发生细菌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不幸的是,这些救治资源在贫穷地区极为有限。
前往疫区时要注意预防措施,包括在隔离帐篷内休息、使用驱蚊剂(成分含有DEET、埃卡瑞丁、柠檬桉叶油、IR3535)、穿戴隔离服完全遮盖全身皮肤等。
目前有减毒活疫苗预防黄热病效果不错,前往疫区前需要提前10-14天接种疫苗方可起效。
扫一扫关注“丁香园感染时间”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