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DA专家答埃博拉试验性治疗质疑记者问

2014-10-08 09:07 来源:丁香园 作者:步步非烟
字体大小
- | +

编者按:前不久,对两名美国埃博拉感染者使用试验性药物治疗的决定,引发了医疗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这种从未经人体验证疗效和安全性的试验性血清制剂属于尚未获得官方批准的新药,而西非埃博拉疫情局势十分严峻,目前尚无特效药品和疫苗,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挽救生命而破例使用试验性治疗药物是否合理?由此衍生出了有关同情使用的话题。

随着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宣布西非埃博拉疫情已失控以来,大量研究人员和管理层开始争先恐后地探寻特效药、检测之前未经验证的潜在有效治疗方法。

今年8月,WHO官方发布新闻,讨论使用未经人体验证的埃博拉药物的伦理问题,警示公众审慎面对过去未告知受试者潜在风险而进行人体试验的黑历史。而如今在受埃博拉重创的几个国家中,针对外国医疗援助人员的猜疑也因此谣言四起。

Medscape医学新闻为此专程采访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Luciana Borio博士,探讨同情使用的话题以及详细了解FDA应对此次危机所做出的努力。Borio博士现担任FDA反恐和新发公共威胁办公室代理首席科学家和助理处长,负责FDA领导、协调、审查全国以及世界卫生安全、反恐和处理新发公共威胁的工作。

Borio博士具体工作是负责美国入境政策FDA意见提供、反恐和新发公共威胁事宜策划,并且与美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合作,推进全球卫生安全和美国国家安全工作。

下面就随记者一起与FDA专家面对面,了解公众针对埃博拉药品有关质疑热点话题有何精彩解答。该专家访谈内容发布在Medscape医学新闻网站上,现将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Medscape:你是如何从法律角度正规定义同情使用的概念?

Borio博士:首先退一步讲,FDA的最终目标是批准、许可或宣布有效预防或治疗疾病的药品上市。然而,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如目前所遇到的埃博拉疫情这样,FDA无法保证有获准审批的药物即时可供使用。为了满足患者需求,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启用尚未经许可的新药。

FDA设有一系列体制程序,以便于患者有机会申请到试验性药品。应急探索性新药申请(IND就是FDA设立的患者获取探索性药品系列途径之一,通常被称为同情使用

通过这种应急IND机制,FDA可以允许在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用于产品获得审批上市)以外情境使用探索性新药,旨在当没有其他效用相当或疗效满意的治疗选择时,治疗患有严重疾病或生命危在旦夕的患者。

为了评估一项应急IND申请是否有效,FDA必须基于现有最佳科学证据,权衡这样做能否利大于弊。显然,在证据数据库这一点上往往是信息相对匮乏的。

一种新药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有时甚至出现意想不到的严重副作用;有时FDA也不十分清楚治疗患者时最合适的用药剂量是多少。有关新药使用方面,FDA仅仅有一些不完善的数据信息,但FDA会基于现有科学数据尽力做好恰当的风险/效益评估。

在这个机制下,通常是由患者的主管医生联系FDA,申请应急IND或同情使用。如果FDA评估申请后,认为申请使用合理,那么随后医生将与药品研发商直接签订协议获取药品;如果药品研发商不愿在临床试验以外的情境使用新药资源,那么FDA不能强迫公司提供药品。因此,公司扩大药品获取范围完全出于自愿原则。

MedscapeFDA在今年8月初发布了一份电子邮件声明,称FDA“随时准备着与公司和治疗患者的研究人员一道,急迫切需要治疗药物的患者所急。你能描述一下FDA为此所做出的努力有哪些吗?

Borio博士:首先,FDA的目标是促进任何现有医疗药品的获取途径,用在FDA认为有助于减轻病痛的患者身上。

显然,当前遭遇的是史无前例的一次严重疫情,可用药品资源相当有限。虽然有关申请流程仍在早期发展阶段,但是即使在目前这种情况下,FDA也在积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FDA认为使用新药对个别病人利大于弊,那么FDA会促进更多获取新药的机会。

前不久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医院为一名患者申请探索性新药,就是一个利用应急IND机制很好的例证(详见: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29374)。此外,FDA还有另一种监管机制,称为紧急使用授权(EUA,旨在获取另一种未经批准的产品。

EUA规定下,FDA授权使用由国防部(DOD)研发的埃博拉诊断检测法,并将试剂盒送往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实验室响应网络,用来提高全国诊断埃博拉患者或排除疑似感染患者(出现埃博拉症状,同时存在埃博拉流行病学相关风险因素)的能力。

FDA还积极协助联系药品仍处于研发极早期阶段的公司。在某些情况下,制造商甚至可以不经过FDA直接探讨IND问题。但是如果FDA发现有潜在适合用药的候选人,就会主动联系公司为患者获取更多新药信息,以确保患者明白FDA如何一起努力,加速他们通过用药申请。

同时,FDA还与多个组织机构缔结合作伙伴关系,如美国政府、CDCDOD、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健康与人类服务部(HHS)所属的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管理局。FDA将协同这些组织部门一起,支持医疗药品的研发、成熟与分配。

例如,FDA会提供技术援助,明确管理方式,并寻找加速临床试验进展的途径。这里谈到的整体思路旨在增加新药研发的成功可能性、加快产品上市的速度。

WHO的要求,FDA提供技术援助支持国际社会为应对疫情所做出的努力。FDA还会解答来自国际监管同行们的咨询提问,如近期就同日本、加拿大、德国和西班牙交换了有关信息,该过程遵守签订的保密协议。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FDA通过监管声称与埃博拉有关的欺诈性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落实强制性措施,用来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Medscape:很显然,治疗濒临死亡的出血热患者属于所谓的“严重的或危及生命的疾病”范畴,按照之前所说符合特殊用药程序。但针对这种严重性疾病的预防措施怎么办?研发有效疫苗时是否可以类似地“同情使用”以加速检测验证过程和缩短上市时间吗?

Borio博士:应急IND或同情使用权也可以用于疫苗方面。如今,FDA在促进研究性疫苗可用性及数据获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再次提醒,请记住,各种渠道的相关产品都还处于研发的极早期阶段。目前,所有联邦机构正在想办法加速并缩短研发时间,为这些研究项目较之前提供更多的便利资源。疫苗肯定是相关流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实际上,很多人没有意识到,FDA拥有世界上最灵活的监管框架,故设有多种机制,有助于在科学信息的基础上加速药品研发进程,为公众健康谋取更多利益。

MedscapeWHO最近召集医学伦理学家,共同商讨埃博拉患者使用未经验证新药的伦理问题。他们讨论的结果是,认为现在疫情爆发的特殊情况下,使用未注册干预方法治疗和预防患者是符合伦理的。研究小组重点强调了数据分享的道义责任,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新药安全性和效用。那么现在有什么保障措施,可用于维护同情使用下的安全性?

Borio博士:确保安全性非常困难,因为用药过程中存在许多未知因素。FDA不得不基于汇总分析现有科学证据的条件下,对新药进行安全性评估。例如,如果某新药属于一大类药范畴,FDA会基于这类药物的安全性经验对该药进行评估。

当然,每种药品的安全性特点也有所不同,但这种从大类着眼的方法有时可以为新药预期提供信息。同样,我们也没有特定产品的全部信息,所以我们是针对现有掌握的数据大致审查一下新药的情况。

无论如何,最终目的还是研发新药获得审批。而要做到这一点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设计合理的临床试验途径来完成。而即使在临床试验以外的情境使用新药,收集药品使用后数据仍然十分关键。

特别是在谈及埃博拉应对策略时,新药有关信息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所有新药都是在“FDA动物疗效规则”下进行研发的,人体应急使用时尚不具备开展人体疗效验证性临床试验的资格。

然而,不得不承认存在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基于埃博拉这种疾病的性质,美国国内多是散发病例、发病地不可预测且不是疾病的原发地,那么所有这些因素汇总起来就使得美国本土不适于开展埃博拉临床试验。研究人员须依赖动物模型显示药品功效。故当新药用于人体时,我们认为收集人体用药信息势在必行。

Medscape:假设有一种新药获得批准可用于同情使用,另外须克服的阻碍就是扩大药品生产量和分配的问题。你能谈一谈FDA在确保药品安全性的同时,又不抑制产量的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吗?

Borio博士:确保药品质量是FDA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会切实检测药品生产设备;如果生产商要扩大生产规模或转换生产设备,我们也会对这些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出现上述情形时,我们也会加速实地考察过程。

FDA会根据政府战略合作伙伴(包括DODHHS所属的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管理局)需要提供支持和技术援助,这些机构会与私立部门一道并负责扩大新药生存量的工作,也是履行合同增加生产量的主力军。同样,这些过程中FDA会全程参与监管每一步。

Medscape:我们一直在谈论治疗合法化的问题,但不幸的是,也有一些非法药物流通市场,引发公众担忧。你能阐述一下FDA如何打击那些声称可以预防、治疗或治愈埃博拉的伪劣药品,从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吗?

Borio博士FDA一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免受伪劣药品和虚假广告宣传侵害方面实施必要的市场监管。当我们发现存在这种药品或宣传后,会在权限范围内动用一切强制性措施保护公众健康安全。

但实际情况中仍存在很多不法机构,利用现在疫情特殊时期人们的恐惧心理,兜售名不副实的药品获得非法经济利益。FDA会尽所能教育和告知消费者如何识别这些诈骗行为。

这些非法药品不仅在美国出售,也很容易在网上找到购买途径。因此,FDA还协同国际社会力量共同打击伪劣药品不法窝点。我们正在统筹考虑这个问题,希望引起公众提高警惕。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王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