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 3
想象不到的艰苦
百废待兴的莫扬巴镇
在莫扬巴镇,绝大部分人都是农民。在他们的一生中,如果不是因为埃博拉疫情,可能都不会见到一个外国人。这里离弗里敦有 4 个多小时的车程,一条高低起伏的土路将他们与外面的世界相连。
没有人能够准确说出这里的居民到底有多少人。经历过十多年前的塞拉利昂内战之后,莫扬巴镇至今仍百废待兴,似乎只有一座残败的雕塑能够表明这里是一座城镇。在中国人的眼中,莫扬巴镇更像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庄,除了一条短短的混凝土路之外,其他的道路都是尘土飞扬,黄色的路面零星驶过当地人驾驶的摩托车。道路两旁是破败的居民房子,也有一些用树枝、茅草搭建的棚屋。
这样的房屋在当地已经算是中产阶级水平了!
条件「最好」的乡村旅馆
当地时间 1 月 25 日,我们抵达莫扬巴镇后,首先必须解决的便是住宿问题。经过一番寻找,终于在一家乡村旅馆「安了家」。这家旅店据说在当地条件最好,但是逼仄漆黑的房间、布满蛛丝的窗户,显然也表明我们不是唯一的住客。经过几天的住宿后,我们有的在房间内发现蜘蛛,有的在盥洗盆上见到蜥蜴,更多时候,一些不知名的虫子在床上与人同眠。
莫扬巴镇经济萧条,全镇看不到一家饭店,旅馆除了提供面包作为早餐外,我们还必须解决吃饭的问题。我们一行四人,每天两个人负责到教会学校开展培训工作,另外两个人留在旅馆内整理材料及做饭。有队员队员每次轮到他做饭的时候总是把米饭煮成糊状,不得不让他自己笑称「喜欢吃软饭」。
另一方面,用水短缺也给培训工作带来不少困扰。旅馆的水源是院子里的一口水井,由于担心饮水安全问题,培训队每天从外面订购了 12 瓶 1.5 升的纯净水,往往不敷洗菜、做饭、刷牙之用,因此节约用水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规矩,凡事能省就省,把饭盒洗干净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小商人」,卖水的。我们买了她们的水,还给了最小的两个矿泉水瓶子,摆个 pose 让我们拍照,很可爱。
虽然队员们觉得莫扬巴镇相当于二十多年前国内落后的农村地区,但与国内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这里至今仍没有供电网络。旅馆每天在早、中、晚用发电机各发一次电,我们如果撰写培训报告需要超时用电,则需要提前跟旅馆打招呼,花钱买供电时间。
一到晚上 21 时左右,「生活委员」就会拿着一瓶含氯泡腾片,每个人发两片放到房间内的水缸里,提醒大家赶紧烧水洗澡。再晚一会儿,远处轰鸣的发电机就会停止转动,连同屋顶上的吊扇。深夜来临,我们一般都会在闷热发黏的床上辗转反侧,听着窗口外野狗群如狼嚎般的叫声竭力入眠。
「标房」一瞥,非洲生产各种昆虫,晚上睡觉就靠意志了,真的比白天工作累
非凡的成绩
尽管条件如此艰苦,但我们仍在莫扬巴作出了非凡的成绩。在历时一周的培训活动中,总共为莫扬巴地区的 400 多名社区居民进行了培训,同时与塞方协助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队员们完成了任务,准备离开 moyamba 返回 Freetown 了,临别前在「旅馆」前合个影
羞涩的护士官
朱莉安娜(Juliana)是莫扬巴地区卫生局的第二护士官,同时也是当地接受中方专家培训过的 4 名师资之一。每天的培训课结束后,她都会坐在教室外面同我们聊天。有一次,问她多大时,她作出惊讶的表情。「你想知道我的年纪?」她说,「好吧,因为你是中国人,塞拉利昂人的朋友,这个我可以告诉你。」最终仍没说,但面带羞涩。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