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抗生素时代抗菌药物应用的6大原则

   2015-12-24
字体大小:

「在后抗生素时代,即使是普通感染或者是轻伤也有可能致命。而这已经不是什么关于世界末日的幻想故事,这种情况很可能在二十一世纪发生。」

keiji Fukuda 在 WHO 发布的《2014 全球抗菌药物耐药调查的报告》前言中写道。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1. 尽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

开始用药前先取响应标本分离病原并进行细菌药敏试验。

2. 危重患者在送验标本后立即经验治疗

根据药物的抗菌谱、药代动力学、适应症、不良反应等结合药源价格等选用抗菌药物。

3. 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状态合理用药

新生儿、老年、孕妇、乳妇、肝、肾功能减退等患者。

4. 抗菌药物需避免应用或严加控制的情况

预防用药、局部用药、联合用药、病毒性感染、发热原因未查明等

5. 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6. 综合性治疗措施

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

敏感(S)- 常规剂量时的平均血浓度超过MIC的5倍以上,用常规剂量通常有效。

中介(I)- 常规剂量时的平均血浓度等于或略高于MIC,需用高剂量或对药物浓缩部位的感染可能有效。

耐药(R)- 药物的MIC高于其常规剂量时的血浓度,通常治疗无效。

不同病理生理情况下抗生素的应用

1. 老年感染患者

避免采用肾毒性药物-氨基糖苷类,万古, 必须采用时按肾功能调整给药方案。

剂量宜适当减少,或用最小有效量。

宜选用杀菌剂。

2. 新生儿患者

药物的给药间期通常较成人或年长儿为长。

主要经肝脏代谢的抗菌药(如氯霉素、磺胺药)及经肾排泄的抗菌药(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应尽量避免应用,必须采用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不可用氟喹诺酮类。

不宜肌注给药。

需按日龄而调整给药方案(1个月内)。

3. 妊娠期患者

FDA妊娠期药物分类:

A类:在孕妇中进行的研究无危险性。

B类:动物实验无危险性,但人类研究无足够资料,或动物中有毒性,人类研究无危险性。

C类:动物实验有毒性,人类研究资料少,但药物的应用可能利大于弊。

D类:已证实对人类的危险性,但药物的应用获益可能大。

X类:人类中可致胎儿异常,危险性大于受益。

4. 肝功能受损的患者

主要经肝脏清除,肝功能减退时清除减少,但并无明显毒性反应发生。

处理:慎用或减量。大环内酯类(除外酯化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主要经肝或相当量经肝清除;肝功能减退时清除减少或代谢物排出减少导致毒性反应。

处理:避免应用。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酯化物、氨苄西林酯化物、异烟肼、两性B、四、磺、酮康唑等。

经肝、肾清除。肝功能减退时血浓度增 高,如同时有肾功能减退,血浓度增高更明显。

处理:严重肝病时减量。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头孢菌素类(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氨曲南)、喹诺酮类(氟罗、环丙、氧氟、诺氟等)。

主要经肾排泄

处理:不需调整剂量  氨基糖苷类、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他啶、万古、多黏。

5. 肾功能减退患者

(1)用正常剂量或剂量略减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麦迪、螺旋、柱晶白霉素)、利福平、克林、多西环素、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部分品种。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则宜根据病情权衡利弊决定用药,并减量应用。

(2)剂量须适当调整者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多数品种、氧氟及左氧氟。

剂量必需按肾功能减退程度而调整,有条件时及某些患者做TDM。氨基糖苷类、多黏(少用)。

不宜应用-四环素类(多西环素除外)、呋喃类、萘啶酸。

作者:华山医院感染科李光辉教授

本文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官方微信「华山感染」授权转载,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

点击此处,关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更多学术内容。

编辑: yaojunhua    来源:华山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