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访谈:邵凌云教授谈潜伏性结核感染临床诊治策略

   2016-04-16
字体大小:

720x330.jpg

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指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细菌活性持续存在,但受到机体免疫控制处于潜伏期,没有活动性结核临床证据的状态。WHO 估计全球约有 1/3 的人口感染过结核杆菌,绝大多数处于潜伏感染状态,无结核病的症状和体征,无传染性,但他们处于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的风险中。

数据表明,LTBI 者一生中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的几率为 5%~10%,其中大多数发生在获得感染的第一个 5 年内。潜伏感染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的风险取决于若干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宿主的免疫状态,如 HIV 感染、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等。由于 LTBI 是活动性结核的巨大储存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来减少潜伏性结核活动的风险,从而降低活动性结核的发病率。

然而,潜伏性结核感染没有直接的病原学证据来诊断,目前主要依靠免疫学方法诊断。那么,目前 LTBI 的主要诊断方法和可靠性如何?需要进行 LTBI 筛查的高危人群包括哪些?国际上推荐的 LTBI 治疗方案有哪些?治疗疗程应该多长?可能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是什么?

本期微访谈,丁香园感染时间特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 @邵凌云副教授同大家一起探讨「潜伏性结核感染临床诊治策略」,欢迎大家的加入。

邵凌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曾作为访问学者至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微生物与免疫学系进行课题研究。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委员兼秘书。

目前共发表文章 60 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30 余篇,包括 SCI 文章近 20 篇。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任务级课题等。先后入选华山医院优秀人才奖励计划、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和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

2011 年以第二完成人身份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3 年以第二完成人身份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5 年获得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十五届「银蛇奖」。

点我向邵老师提问》》

编辑: luoyan    来源: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