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安全: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特点及疫苗伤害补偿程序

作者:Kikifish    2016-05-06
字体大小:

疫苗被视为 20 世纪公共卫生领域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问世使得许多曾经可以导致爆发流行或高死亡率的传染性疾病都得到了控制,甚至是根除。

640.jpeg
图 1 E.Jenner 发明了牛痘疫苗使得天花在地球上绝迹

2013 年一则名为《疫苗之殇》的关于疫苗不良反应的儿童受害者的报道,给本已习惯接种疫苗的人们带来一丝不安。报道中提到了十多例在疫苗接种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儿童。

前不久这篇报道随着闹得沸沸扬扬的「问题疫苗」事件再次出现在了人们面前,极大地引发了公众对于疫苗的质疑和恐慌。2016 年 4 月 13 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调查组专家委员会发布了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涉案疫苗接种安全性和有效性风险评估报告。

假疫苗、正规疫苗非正规保存和疫苗的不良反应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合格的疫苗也不能做到百分百安全。那么我们需要冒着多大的风险接种疫苗呢? 今天,让我们谈谈疫苗的不良反应。

什么是疫苗的不良反应?

疫苗不良反应其实属于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其定义为免疫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与疫苗使用不一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反应。可表现为任何不适症状或体征,异常实验室检查结果或疾病。

AEFI 临床表现有哪些?

AEFI 的表现多样,>90% 为一过性一般反应,最常见的为发热、接种部位红肿和硬结。其他包括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无菌性脓肿、局部脓肿等。严重的 AEFI 包括死亡、危及生命、需要住院治疗(或住院患者需要延长住院时间)、永久性或严重的残疾/伤残、先天性畸形/出生缺陷。

具体表现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rthus 反应、热性惊厥、癫痫、臂丛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Gulliain-Barre syndrome, GBS)、脑病、脑炎和脑膜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 ADEM)、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 VAPP)、卡介苗(Bacilli Calmette-Guerin vaccine, BCG)淋巴结炎、BCG 脊髓炎、播散性 BCG 感染、晕厥、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全身化脓性感染等。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常见吗?

中国 2012 年所有疫苗 AEFI 总报告发生率为 21.71/10 万剂,严重 AEFI 估算发生率为 0.18/10 万剂。其中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估算发生率为 1.62/10 万剂,严重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为 0.11/10 万剂。按照我国每年新生人口 1600 万人计,如果所有新生儿童均接种疫苗,发生严重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估算有 17.6 人。因此,虽然比例非常低,但在中国大人口基数的情况下,时常可见报道,又被称为恶魔的抽签。

接种疫苗后出现的 AEFI 都是由于疫苗引起的吗?

640-2.jpeg
图 2 引起AEFI的多种因素

AEFI 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疫苗不良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和心因性反应。可见,AEFI 的发生不一定就是疫苗本身的错。

如何评价 AEFI 与疫苗接种因果关系?

WHO 的全球疫苗安全性咨询委员会(GACVS)建立了评价疫苗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标准。

640-3.jpeg
图 3 疫苗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评价标准

因果关系可分为以下几种。

1. AEFI 的发生与疫苗接种相关

其原因可能是疫苗制品本身特性,疫苗质量,免疫接种措施不恰当或患者存在免疫接种焦虑等心理因素问题。

2. AEFI 的发生与疫苗接种不相关

只是恰巧与疫苗接种同时出现。

3. AEFI 的发生与疫苗接种关系尚不明确。

1)AEFI 与疫苗接种具有明确的时间关系,但尚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 AEFI 由疫苗接种引起。

2)相关证据对 AEFI 与疫苗接种之间关系的说明存在矛盾。

WHO 的 AEFI 与疫苗接种因果关系评价图如何预防和处理 AEFI?

预防和减少 AEFI 的发生涉及从疫苗监管到受种者宣教等多方面的环节

多数的 AEFI 均为一般反应,如发热,注射部位红肿或硬结,一般可在 2~3 天后自行消失。其他非严重 AEFI 在进行对症处理治疗后亦可好转。

严重 AEFI 属于罕见事件,但一旦发生,即使经过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仍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更需要呼吁和完善的是对已发生严重 AEFI 的受种者的相关救济和补偿。

我国对于疫苗伤害的补偿救济机制我国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疫苗伤害的补偿救济仅针对异常反应。  

条例定义疫苗接种的异常反应为: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下列情况不属于异常反应范围:①  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②  因疫苗治疗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③  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伤害;④  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⑤  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未能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病情加重;⑥    因心理因素发生的心因性反应。

条例同时也对具体的补偿程序进行了分类界定,即「因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因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疫苗伤害的补偿救济程序

针对异常反应的原因在于难以克服的疫苗自身理化特性。其核心在于确认受种者的损害系疫苗接种异常反应所致。

其判断程序一般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当地疾控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异常反应的诊断。

第二步,双方(受种方与卫计委或疫苗生产企业)对疾控部分所作出的异常反应诊断不服的,可申请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这个鉴定可以是双方共同委托,也可以是起诉到法院后由法院委托,鉴定机构通常是医学会,也可以是有资质的法医司法鉴定机构。

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然而,即使有相关条例,疫苗补偿救济制度仍存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补偿程序繁琐,缺少可持续的救济和帮助等问题。

总结

我们目前没有既可以保护所有人又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的「完美疫苗」,但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非常低,因此,在正规机构接种疫苗是安全的。  

按正规途径接种的疫苗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通常都是轻微的,且很快就可消失。

虽然严重 AEFI 的发生概率极其低,且是不能预计的,但医务人员仍需严格把握各类疫苗的禁忌症,将严重 AEFI 的发生降至最低风险。

一旦发生严重 AEFI,对于患者的伤害是巨大的,如何完善疫苗伤害相关救济和补偿制度,或许是这次「疫苗风波」后更需要全社会认真思考和亟需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Gold MS, Balakrishnan MR, Amarasinghe A. An approach to death as an 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 Vaccine. 2015; 34(2): 212-217.

2. Committee to Review Adverse Effects of Vaccin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Stratton K, Ford A, Rusch E, Clayton EW, editors. Adverse effects of vaccines: Evidence and causality.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US); 2011 Aug.

3. http://www.who.int/vaccine_safety/ WHO Global Vaccine Safety.

4. 武文娣,刘大卫,李克莉等. 中国 2012 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 [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4 (1): 1-12.

5. WH Organization.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Vaccine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6.

6.http://www.who.int/immunization_standards/vaccine_quality/vvm_10years_index/en/

编写:Kikifish

编辑:虞胜镭

审阅:蛋蛋

专家审核:邵凌云

本文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官方微信「华山感染」授权转载,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

点击查看华山感染更多精彩学术内容

编辑: yaojunhua    来源:华山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