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是如何传染的?

2014-08-09 00:42 来源:丁香园 作者:daerwen2008
字体大小
- | +

在爆发有史以来最严重埃博拉疫情的非洲西部,2名美国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现已被送回美国亚特兰大接受治疗,这引发了美国民众对埃博拉病毒潜在爆发的恐惧和担忧。

传染病学专家表示,几个原因可致此事不太可能发生。一般的传播途径下,埃博拉病毒可能难以感染,且良好的感染控制措施可以阻止病毒的蔓延。

更重要的是,埃博拉病毒比许多其他更常见的疾病传染性较弱。埃博拉病毒,与HIV或肝炎病毒相似,通过血液或体液传播,而非通过空气传播。

华盛顿大学传染病学专家Jeff Duchin博士和匹兹堡大学传染病学专家 Amesh Adalja博士认为,一种疾病的传染性需要考虑众多因素所起的作用。这些因素包括:

⑴传播途径(空气,体液,其他)

⑵合适的感染控制措施

⑶感染患者与他人的接触程度

⑷接种疫苗人群的百分比(如果有可用的疫苗)

为测量不同疾病的传染性,专家们把上述因素和其他因素综合考虑,来估计单独感染者将该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的平均数。该数目只是平均数,专家们表示此为科学的猜测,可能因国家不同而数目有所不同。

据Adalja预计,埃博拉病毒在美国的繁殖率可能为零。

Duchin认为,通过比较,麻疹、白喉和百日咳都是经过空气传播,它们可通过“仅仅与感染者面对面的接触,而无需触摸”进行传播。当已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其他人在呼吸入病原体后而感染。

总体而言,上述仅仅是估计,埃博拉病毒和其他传染病的基本繁殖率与它们如何传播相关。

麻疹

空气传播—繁殖率12-18

麻疹病毒通过(感染者的呼吸、咳嗽、打喷嚏)空气传播。暴露于病毒的免疫力下降人群通常会患病。疫苗接种覆盖率良好的国家则通常比较少见。

麻疹病毒通常在肺细胞和咽喉后部细胞中生长,导致发热、流鼻涕、咳嗽和广泛的皮疹。

根据美国CDC的资料,美国约在15年前宣布消除麻疹。即便如此,该病毒仍会爆发。截至2014年5月23日,已经有288人被确诊为麻疹。但今年美国没有人因为麻疹而发生死亡。

百日咳

飞沫传播,空气传播—繁殖率12-17

百日咳高度传染。致病的百日咳杆菌吸附于呼吸系统的纤毛可导致剧烈的咳嗽而难以呼吸。当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其他人呼入百日咳杆菌而传播。

接种疫苗虽然可保护人群,但仍会爆发疾病。例如,2012年美国CDC报道超过48000人患有百日咳,其中20人死亡。大多数死亡患者为小于3个月的婴儿。

美CDC建议,该疫苗接种应在2个月龄内开始。特别是那些婴儿周围的成人,还需要进行百日咳疫苗加强免疫。

白喉

呼吸道飞沫传播—繁殖率6-7

白喉是由人与人之间白喉杆菌传播所引起的感染(常通过咳嗽或打喷嚏)。

Adalja表示,由于常规免疫接种,白喉在美国并不常见。根据美国CDC的报道,当其发病时,白喉感染人群的病死率约为1 /10。

脊髓灰质炎

人传人—繁殖率5-7

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人出人传播,侵入大脑和脊髓,有时会导致瘫痪。

该病毒通过感染者的粪便或打喷嚏或咳嗽的飞沫传播。污染该病毒的玩具和其他物品也会传播疾病。

大多数感染者可没有任何症状,其他患者有类似减轻的感冒症状。据美国CDC的报道,只有1/100的感染者可进展为肌无力或麻痹。

在瘫痪的患者中,有高达10%的患者死于呼吸肌麻痹。目前,世界上接种疫苗已消灭了一些脊髓灰质炎,但并未完全消灭。

据WHO的资料,世界上还有3个国家(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尚未遏止脊髓灰质炎的传播。未完全消灭的障碍包括抵抗疫苗和一些领导人不愿为疫苗接种作努力。

流行性腮腺炎

唾液飞沫,粘液;污染的物品—繁殖率4-7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通过粘液或唾液飞沫传播。

接种疫苗可预防该疾病,但即使在美国,该疾病仍可爆发。CDC认为,大多数腮腺炎患者可完全恢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共用注射器,性接触—繁殖率1-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能导致艾滋病。由于机体不能清除该病毒,所以一旦感染HIV,患者终身携带该病毒。

HIV主要是通过性行为或与感染者共用针头或其他药物注射器械而传播。

Adalja表示,HIV的繁殖数量估计为1-4,可以相差很大。如果HIV感染者正在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不注射毒品以及无其他危险行为,则该病毒的繁殖数量通常会较低。

根据美国CDC的报道,在美国,艾滋病仍然是一个杀手。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10年美国有15500人死于艾滋病。

埃博拉病毒

体液,暴露于污染的针头和其他物体—繁殖率1-4

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从那时起,疫情不时爆发。埃博拉病毒非常致命。根据美国CDC的数据,在此次爆发的疫情中,约有60%的感染者发生死亡。

专家认为,该病毒的宿主为动物,可能是蝙蝠。

Duchin认为,虽然埃博拉病毒和HIV有类似的繁殖数,但它们在许多方面仍有所不同。艾滋病毒和埃博拉病毒都存在于血液中,但它们感染细胞的方式,以及在机体中存活的位置都是存在较大差异。

Adalja称,与通过偶然接触空气传播的病原体相比,同时感染这两种病毒(艾滋病病毒和埃博拉病毒)还是相对不易的。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liwenxi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