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ce · 援非日记】我们到达世界抗击埃博拉核心阵地——塞拉利昂

   2015-12-18
字体大小:

微信截图_20151218140650.png
图1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陈明泉在工作中

写在前面

2014年西非地区的埃博拉疫情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我有幸作为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公共卫生师资培训队成员,于今年初奔赴埃博拉疫情最为严重的塞拉利昂,在塞工作时间整整60天。现我已回国多时,并已回到正常的工作岗位,但在塞拉利昂期间那一幕幕的埃博拉故事,那些所见所闻已成我极为珍贵的经历内涵,仍会不时的出现在我的记忆中,每次提起,很多同学同事朋友都会对此很感兴趣。在此,我索性把在塞期间所记录的点点滴滴分享给大家。

顺利抵达弗里敦

当地时间2015年1月28日凌晨4时,经过近三十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后,我们第三批公共卫生师资培训队一行16人,顺利抵达埃博拉疫情的中心——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

等到三批队员与二批接应队员合作把重达80吨的物资蚂蚁搬家式的装上车,天已经大亮了。

微信截图_20151218140659.png
图2  援非队员合影

在Freetown机场,搬运完物资后,队员们个个汗流浃背,合个影,开往200公里外的驻地。

于是,我们马不停蹄的前往200公里外的驻地。

 路途颠簸,大多为土路,尘土飞杨,与非洲荒野的动物世界场景着实相差无几。一路上只见到几个类似集镇之地,有些不高的建筑随便分布在灌木丛中,听二批队员说这就是首都郊区的区县了。

微信截图_20151218140708.png
图3 弗里敦郊区一瞥

与培训队十万火急的行程相比,弗里敦市区的街头景象一片繁荣,在通往培训队驻地的一条道路上,当地居民人来人往,几乎堵塞了交通,道路两旁的各色小贩手拿物品,沿街贩卖。

微信截图_20151218140718.png
图3 弗里敦市区的街头景象

 “在街上行车时,我们一般关闭车窗,不然既有人会伸手进来兜售东西,也会有人向我们索要小礼品。”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臧炜一边开着车,一边提醒第三批培训队队员,当地人非常喜爱手消毒液,常常伸手向培训队员索取,“这些消毒用品成了连接中赛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同时也反映了塞拉利昂人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加深,开始注重个人防护。”

微信截图_20151218140737.png
图3 弗里敦市区的街头景象

头顶商品贩卖,是非洲地区的特色,当地人叫“street trader”,也叫“Peddy trader”,在我们看来,个个技艺高超。

与塞拉利昂人民加强埃博拉疫情防护的热情相比,此次第三批培训队抵达后,中国在该国的公共卫生师资力量又加强了十几人,同时带来了一百多箱包括培训包、T恤等宣教材料和红外体温驱蚊剂等当地急需的物资。

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疫情趋缓

我们初来乍到,首要任务是与第二批培训队做好衔接,熟悉各方面的情况,“争取尽快进入角色,实现与前两批培训队所建立的良好外部环境的完美衔接。”

令人高兴的是据塞拉利昂媒体报道,该国总统近日宣布,由于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疫情趋缓,埃博拉疫情正处于过渡期,连日来新增感染人数明显减少,有些区域已多日保持病例“零增长”,在包括首都弗里敦在内的疫情重灾区,每日新增病例已下降到个位数,政府部门将放松自去年12月以来实施的一系列防疫管制措施。似乎一切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这两天道路上设的卡确实减少了一些。”已在塞拉利昂连续工作4个月的中国公共卫生师资培训队大队长、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对此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相关形势分析,目前塞拉利昂已经出现埃博拉疫情的拐点,"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工作可以掉以轻心,要防止出现松懈的情绪,仍需全力以赴做好塞国基层人员的培训工作。”

中塞外交史上的创举

梁队长指出,当前塞拉利昂西区仍是埃博拉疫情的热点地区,这表明塞拉利昂现在仍旧是世界抗击埃博拉最核心的前沿阵地,“面对埃博拉疫情,中国方面做好了长期抗击的准备,除争取尽早将我国援建的固定P3实验室投入使用外,也将在人员派遣上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至我们三批队员的到达,中国已前后向塞拉利昂派出了3批公共卫生师资培训队,共计38人次,截至1月27日,培训队已对社区人员、医务人员、社区领袖、警察等人群共计5093人进行了培训。已经创造了中塞外交史上的创举了。

(未完待续)

作者:陈明泉

本文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官方微信「华山感染」授权转载,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

编辑: zhaoyuwei    来源:华山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