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Squalamine使人们联想到1993年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Georgetow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教授Michael Zasloff博士从黑缘刺鲨Centrophorus atromarginatus(Garman, 1913)的肝脏中分离得到的物质成分,后来被确认为 (3β-N-1- {N-[3-(4-aminobutyl)]- 1,3-diaminopropane)-7α, 24R-dihydroxy-5α-cholestane 24 sulfate; molecular weight = 628),并显示一定的生物活性。
鲨鱼不仅凶猛强悍,而且健壮机敏,给人很多遐想的空间。人们从鲨鱼组织中分离得到的胆固醇类物质Squalamine目前已作为癌和眼病等的治疗候选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此外,Zasloff博士等人的近期研究结果提示,Squalamine在体内外的抗病毒实验中都显示了较好的药效活性,有望能够用于抑制引起登革热及肝炎等部分病毒的增殖。
人们知道,临床上具有很多能够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但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并不多。由于病毒的频繁变异,和现有抗病毒药物缺乏广谱性,可以说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在临床的适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Squalamine的抗病毒作用的研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社会意义。
1993年,Zasloff博士等人在从鲨鱼中寻找抗细菌物质的过程中发现了Squalamine。当时,他们的研究结果提示Squalamine具有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并期待用于抗癌药物的研发。后来的研究使他们意外的发现Squalamine也具有抗病毒作用。Zasloff博士认为持有正电荷的Squalamine分子进入细胞内后,能够特异性的与带有负电荷的细胞膜内侧像纽扣一样接着,并占有那些病毒感染时依赖性粘贴在细胞内膜上的正电荷蛋白质空间位置,降低了细胞对病毒的易感性。
Zasloff博士等人的研究证明,Squalamine具有抑制登革热病毒及肝炎病毒等的感染能力,同时在实验动物研究中也注意到,Squalamine对黄热病,马脑炎病毒,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也显示一定的药效活性。
这个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本月的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杂志上(Squalamine as a broad-spectrum systemic antiviral agent with therapeutic potential,PNAS,108 (38) 15978-15983,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