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全股骨置换术用于终末翻修病例的保肢治疗:应当谨慎选择

2011-12-29 21:47 来源:丁香园 作者:phdyhm
字体大小
- | +

随着髋关节置换术的推广应用,关节假体植入的数量大幅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翻修假体的数目也在急剧增加。当股骨经历多次翻修手术最终失败之后,整个股骨多已遭到严重破坏,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人工全股骨置换术(Total femur replacement,TFR)。尽管TFR并非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却是唯一可以避免股骨截肢的保肢术式。近年来有学者通过结合微创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良的TFR即髓内股骨置换术(Intramedullary femur replacement,IFR),这种方法同样具有保肢的功效。然而目前采用TFR与IFR两种重建方法对非肿瘤性(non-oncological)病例进行保肢治疗的研究报道很少,二者在这方面的疗效与并发症的差异也并不清楚。为此,德国学者S. Hoell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比较TFR与IFR两种重建方法治疗伴有广泛股骨缺损(extensive femoral defects)的终末翻修(end-stage revision)病例的疗效与并发症,该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JBJS(Br)杂志上。

在该研究中,作者选取了1999年至2010年间27例行TFR或IFR的非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IFR15例(平均年龄73岁,年龄范围是63-87岁),TFR12例(平均年龄73岁,年龄范围是55-88岁)。观察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依据Paprosky分型系统对患者的股骨缺损程度进行分型。对于假体周围骨折的病例,则依据Vancouver或Lewis-Rorabeck分型系统进行术前分型。患者的随访周期平均为31.3个月(范围是6-90个月),通过影像学与体格检查、肌肉骨骼肿瘤学会评分系统II(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以及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s,KSS)对患者术后的功能与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此外,作者还收集了患者先前翻修的次数和假体的类型、术中输血的情况、手术时间、术中与术后的并发症等临床数据。

结果发现,IFR组患者术前髋关节的翻修次数平均为3.2次(范围是1-7次),膝关节平均为1.5次(范围0-6次),而TFR组患者术前髋关节的翻修次数平均亦为3.2次(范围是0-10次),膝关节平均为1.8次(范围0-7次)。术前 ,IFR组有5例患者伴有 假体周围感染,并有10例(9例为髋关节,1例为膝关节)患者伴有 无菌性松动(aseptic loosening),而术前 TFR组也有5例患者伴有假体周围感染,并有7例(5例为髋关节,2例为膝关节)患者伴有 无菌性松动。术前 IFR组有2例患者为Vancouver B2型假体周围骨折、4例为Vancouver C型骨折,有2例患者术前为Lewis-Rorabeck二型骨折,而术前 TFR组只有1例患者为Vancouver B2型骨折。IFR组患者的Paprosky骨缺损分型,1例为IIIA型,2例为IIB型,其余12例为IV 型骨缺损,而TFR组患者中有1例II型、8例 IV 型骨折, 另外3例未分型。

术后有37%的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中33%的患者属于IFR组,而其余的4%属于TFR组。其中IFR组有4例患者发生了术后感染,发生的时间平均为术后的15.3个月(范围为术后11至23个月),2例发生了髋关节离断(disarticulation of the hip)、1例死于败血症,1例再次进行了髋臼翻修并需长期使用抗生素、2例患者存在伤口愈合困难,还有1例患者出现髋臼组件的松动(loosening of the acetabular component),1例发生膝关节磨损,1例出现膝关节脱位。此外,两组的功能与临床疗效评价并未存在显著的差异。

该研究结果表明,尽管IFR技术具有微创的特点,疗效可能稍微优于TFR组患者,但鉴于其较高的并发症,需要严格把握IFR的适应症。因此,不推荐关节外科医生广泛采用IFR进行终末翻修的保肢治疗。  


图1 a)为一73岁男性患者的术前影像。他经历了4次髋关节手术、并伴有骨性关节炎、B2型假体周围骨折、Paprosky IV股骨缺损、伴有无菌性松动,行IFR治疗。b)术后14个月的影像,获得了满意的疗效,可以主拐杖行走。


图2 a)为一76岁女性患者的术前影像。她经历了8次次髋关节手术、并伴有骨性关节炎、Paprosky IV股骨缺损、伴有假体周围感染且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伴有大转子的陈旧性骨折,股骨干严重破坏,行TFR治疗。b)术后13个月的影像,无明显的感染征象。

Intramedullary and total femur replacement in revision arthroplasty as a last limb-saving option: Is there any benefit from the less invasive intramedullary replacement?

后注:

1.人工全股骨置换术(TFR)在股骨大部或全部破坏的病人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TFR在国内开展较少,用于股骨的恶性肿瘤及畸形骨炎的病例有文献报道,用于翻修失败后股骨保肢治疗的病例尚未见报道。目前,翻修后保肢治疗的适应证仍缺乏统一的标准,有的学者认为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考虑TFR: 1) 股骨大转子不存在;2) 合并了假体周围的髋/膝关节感染,且股骨干的完整长度较短;3) 股骨干的状态较差且不能在股骨的远端或近端进行坚强的固定。但在进行TFR时仍要求至少有12cm以上的残留股骨干。

2.人工髋关节术后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分型

A型骨折位于假体近端,大转子或小转子骨折;

B型骨折发生在假体柄周围或刚好在其下端;

B1型假体固定牢固,无明显骨量丢失;

B2型假体松动,但无明显骨量丢失;

B3型假体松动并有严重的骨量丢失;

C型骨折发生于距假体尖端较远的部位;

3. 人工膝关节术后假体周围骨折Lewis-Rorabeck分型

I型:骨折无移位,假体未松动。

II型:骨折已移位,假体未松动。

III型:无论骨折有无移位,假体已松动或毁损。 

 

编辑: 庞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