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 2015 年 10 月底,我国艾滋病现存活感染人数已经达到 57.5 万人!
随着艾滋病感染者数量持续增长,既往感染者也陆续进入发病期,该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也随之急剧增加。
作为医生,当然是谨守自己的承诺,把病人的健康作为最先的考虑,尽一切能力救治病人。但越来越多的「XX 医院拒绝收治艾滋病病人、医生歧视HIV/AIDS」的新闻报道却总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每当类似报道出现,医院和医务人员都被指责是「推诿」「歧视」患者,甚至被辱骂没有医德等等。
作为医学工作者,承担那么多委屈,可以向谁诉说?我们在临床上承担的风险,又该如何尽可能地避免?
今天,丁香园邀请了战斗在「抗艾」一线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冯一冰医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宣教科的王璐主任,为大家讲讲,在临床,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免受艾滋病的威胁?
针头刺伤不一定被传染
职业暴露问题是最让临床医生们担心的问题。
艾滋病潜伏期长,HIV 感染者外表无法识别。在工作过程中,又经常会接触到病人的伤口渗出液、精液、阴道分泌液等有感染风险的体液。
所以医学工作者,特别是外科、口腔科、妇产科医生,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护理人员,血库、化验室和血液透析病室工作人员以及尸检人员等,时刻都暴露在感染 HIV 的危险中。
但是,针头刺伤不一定就会感染 HIV。
被针头刺伤后是否会感染 HIV 主要取决于针头是否被 HIV 污染。
另外,感染可能性与针头的特性、刺伤的深度、针头上有无可见的血液及血液量的多少、感染源患者的感染阶段以及被伤者的遗传特性有关。一般而言:
1. 空心针头较实心针头感染的可能性大;
2. 刺伤越深、针头上被污染的血液越多,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
3. 如作为感染源的病人在被刺 2 个月内因艾滋病死亡,被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有研究数据显示,针刺的平均血量约为 1.4 μL,一次针头刺伤感染 HIV 的概率为 0.33%。
美国曾调查 HIV 职业暴露的危险概率约为 0.064%,显著低于医务人员暴露于乙型肝炎病毒刺伤 19% 的感染概率。所以,HIV 职业暴露并造成感染的风险并不高。
不同科室的不同防护要点
不同科室对病人实施的临床照顾稍有不同,在防护 HIV 感染的操作上也略有不同,返回主页,我们已经为不同专科的你准备好文章了
外科、妇产科、口腔科、护理、实验室、警务科、其他
关注丁香园微信(dingxiangwang),直接回复上述科室名称,来查看一下你需要特别留神的要点吧。具体查询方法如下:
真被针扎到了怎么办?
请记住:一挤二洗三消毒,一边评估一边报
HIV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一挤二洗三消毒,说的是暴露后的局部处理。
1. 如是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粘膜表面应立即先用肥皂,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2. 如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3. 如发生皮肤粘膜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立即挤出损伤局部的血,然后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等彻底冲洗,再用碘伏、75%酒精、0.2% 次氯酸钠、0.2%~0.5% 过氧乙酸或 3% 双氧水等消毒创面。
一边评估一边报,则是指,评估和处理应该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有相关经验的艾滋病专家来做。
注意了,后面的这几段话非常重要——
医务人员被含有 HIV 的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后,除了伤口的消毒和处理外,还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服用药物预防 HIV 感染的发生。
药物预防已被证明可以减少针头刺伤后 HIV 感染的发生,所以职业暴露后是有药可以预防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服药时限是越快越好,一般在 1 小时内服药的预防性效果最好。
所以,一旦不幸发生了职业暴露,一定尽快通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和请求专家评估,申请索要必要的抗病毒药物,尽可能地控制不被感染。
国家要保护医护人员
如果说,医护人员要奋不顾身出来接诊病人,那么,国家应该也有「奋不顾身」保护医护人员的义务,然而,现在国家对医护人员的保护,是远远不足的。
改善 HIV / AIDS 的就医条件,是需要多方长期努力共同完成。
1. 病人分流要做好
国外发达国家没有独立的传染病医院,而是在综合医院的专门区域收治传染病患者,如肺结核、艾滋病、肝炎等。
我国应借鉴这一理念,将传染病救治纳入常规医疗体系统一管理。构建完善、到位的感染性疾病医疗体系,专科医院除了能治疗传染病之外,还应具备综合医疗能力,另一方面,提高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的防治能力。
2. 术前检查不可少
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拥有治疗的权利,医护人员也有得到保护的权利。
出于对病患、医护和医院各方面考量,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对病人进行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前常规检查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四项。
美国出于对隐私的保护,不对术前病人进行强制性 HIV 检查,而是对所有病人统一按照感染级别来处理,处理原则依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General Precaution)。
3. 医护培训要做足
以往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很多医务人员普遍性防护原则意识偏低,防护知识欠缺,暴露后处理的知识和技能欠缺。
应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提升医护人员防控意识,从而降低艾滋病的职业暴露。政府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保障措施同时,也应完善对从事传染病工作人员的补偿机制。
冯一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王璐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责任编辑:猫羯座、倪佳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