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还是不用?扑热息痛对 ICU 感染发热没好处

2016-02-20 09:30 来源:丁香园 作者:赵丽
字体大小
- | +

发热是感染患者的常见症状,其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机体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有学者认为发热能提高免疫细胞功能、抑制病原菌繁殖、增强抗菌药物活性。甚至某观察性研究发现,因感染入住 ICU 的患者早期体温越高,其死亡风险越低。

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发热会使本已病重的患者雪上加霜。近期一项 RCT 研究发现,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若采用物理降温使体温恢复正常,可减少血管升压药的用量并降低早期死亡率。

那么,退热治疗对感染发热患者到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新西兰惠灵顿地区医院的 Paul Young 医生设计了一项多中心 RCT 研究,旨在探讨与安慰剂相比,应用扑热息痛对 ICU 感染发热患者进行退热治疗是否可使患者获益。

研究纳入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 23 个 ICU 的 700 名患者,入选标准为年龄 ≥ 16 岁,入组前 12 h 内体温 ≥ 38℃,因已知感染或疑似感染而正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合并急性脑功能紊乱和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因不宜使用扑热息痛而被排除在外。

受试者按 1:1 随机分为两组,每 6 h 分别静推 1 g 扑热息痛或安慰剂(右旋糖溶液),直至入组后 28 天或患者转出 ICU、发热消退、抗感染治疗终止、出现研究药物禁忌或死亡。主要终点为入组 28 天的「非 ICU 日」(即患者存活且无需 ICU 治疗的时间)。

研究发现,扑热息痛组「非 ICU 日」为 23 天(四分位数间距,13~25 天),安慰剂组为 22 天(四分位数间距,12~25 天),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 0.07)。随访至入组后 90 天,扑热息痛组 55 人死亡,占 15.9%,而安慰剂组 57 人死亡,占 16.6%,两组仍无显著性差异(P = 0.84)。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结论。扑热息痛作为临床常用的退热药,用与不用竟然对 ICU 感染发热患者的临床转归并无实质性影响。进一步的分层研究发现,对死亡患者而言,早期给予扑热息痛退热治疗可延长 ICU 住院日,而对存活者却正好相反。

退热治疗可能干扰临床医师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并影响临床决策。因此,病情好转的患者可能会更快转出 ICU,而最终死亡者可能会接受更长时间的支持治疗。另一种解释是扑热息痛可能通过某种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影响脓毒症的自然病程。

总之,早期应用扑热息痛对 ICU 感染发热患者进行退热治疗并不影响「非 ICU 日」。这一结论使扑热息痛退热治疗的临床地位有所动摇,但尚需更多且更大规模的 RCT 研究来验证扑热息痛对感染发热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重症时间微信平台,查看重症临床经验精彩分享 everyday!还可领取 5 个丁当哦!

qrcode_for_gh_d6ad05f1b812_430 (1).jpg

编辑: 张秦溪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