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大部分病毒感染都是无症状感染,而同型病毒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综合征,不同型病毒又可以引起相同的临床表现,比如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就是这种关系。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该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咽峡炎,柯萨奇病毒 A 组的 1~10、12、16、22 型及 B 组的 1~5 型,埃可病毒 3、6、9、16、17、25、30 型都能引起该病。EV71 有时手足可无皮疹,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
下图可以看出很多肠道病毒即可以引起手足口病,又可以引起疱疹性咽峡炎。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和消化道密切接触传播,传染性强,流行快,夏秋季发病率高, 1~7 岁小儿是易感人群,同一儿童可以重复多次患病。
有什么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 2~4 天,表现为发热、咽痛、流涎、拒食、呕吐,头痛、肌痛、腹痛,甚至可引起抽搐等,无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多数正常或略偏高。查体可见咽部充血,并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大约 1~2 mm,四周绕有红晕,2~3 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不久溃破,形成黄色溃疡,数目多少不等,大致 5 个左右。
此种黏膜疹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也可见于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但不见于齿龈及颊粘膜,故与单纯性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龈口炎不同,且后者常年可见。
什么情况下要引起重视?
EV71 感染者要引起重视。EV71 病毒引起者可并发严重的脑干脑炎和神经血管性水肿,病情凶险,可危及生命。以下情况出现时预示病情凶险:4 岁以下患儿,发热 ≥ 3 天,体温大于 39℃,持续高热,即使口服退热药物很难退热;头痛、呕吐、嗜睡、惊厥、肌阵挛、高血糖;外周白细胞明显增高、肌力减弱、气促、呼吸节律异常、血压升高、末梢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持续低血压等。
如何治疗和预防?
该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全身症状及咽部症状一般 4~6 日后自愈,偶有迁延至 2 周者。很少有并发症,偶有并发腮腺炎者。目前治疗限于对症治疗,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注意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发热时给予退热药物。该病主要是预防,注意隔离患儿,勤洗手,避免流行期间到人群聚集场所。EV71 疫苗可以预防 EV71 病毒感染引起的该病,其它病毒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