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s)是血液透析(HD)的常见并发症,其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卫生保健机构的财政支出负担。及时准确地诊断 CRBSIs 对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确定导管的拔除以及减少导管感染的并发症是有必要的。
目前指南的推荐是根据行临时中心静脉置管用于输液、化疗以及肠外营养等其他非血液透析治疗得到的数据,这些指南对 HD 人群的适用存在争议。与其他中心静脉导管不同,HD 导管在 HD 过程中涉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血液的输出、传输、回收过程。因此,在肾脏领域急需 HD 导管相关感染的指南指导临床实践。
2016 年 5 月,加拿大的 Charmaine E. Lok 教授等在 CJASN 杂志上发表了文章。为了确定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标准是否适用于诊断 HD 患者 CRBSI,比较透析回路与外周血培养的优劣用于诊断 CRBSI。
主要从外周血、透析回路以及导管中心获得的血培养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入手,评估外周血培养诊断 CRBSI 的可靠性和困难。论证 IDSA 指南推荐能否应用 DTTP(阳性报警时间差)诊断 HD 患者 CRBDSI。DTTP 是指经血管内插管留取血液和经皮穿刺留取血液,同时做血培养时,两者的报警时间差。当 CRBDSI 时经导管采集的血液培养阳性报警时间必然比经皮标本短。
本研究于 2011 年~2014 年在多伦多一家大型血液透析中心进行,前瞻性随访 210 例使用导管的成人患者,CRBSI 的症状包括在透析前体温>38.0℃ 或透析过程中体温>37.7℃ 伴随寒颤、无力。出现上诉症状经患者同意立即从导管和外周血中留取血样本。
87 例患者怀疑患 CRBSIs 共 178 次,其中 62 例患者进行了血培养阳性共 100 次,以外周血培养阳性为金标准作为参考,HD 回路样本进行血培养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93.5%、100%、95%。而联合外周血和导管动脉端血培养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相对偏低,分别为 91.7%、93.1%、92.7%。但使用 DTTP 的诊断标准,仅少于 1/3 的结果符合诊断。
由此可见,HD 患者从 HD 回路以及导管静脉端血培养能够较好诊断 CRBSIs,但是联合外周血诊断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较低。而 DTTP 并未增加诊断的准确性,并且存在潜在的静脉损伤。进一步的研究需要考虑这些标准对特殊人群的适用性以及制定适当的血液透析 CRBSIs 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