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就是手足口病吗?

2016-06-06 20:55 来源:丁香园 作者:汗哥
字体大小
- | +

当季,正是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流行季,有人就问了,疱疹性咽峡炎不就是手足口病吗?不,没这么简单!

国内的第八版《儿科学》(五年制)和第三版《儿科学》(7-8 年制)教材中还是认为,「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 A 组病毒感染所致,高危人群主要是 1~7 岁的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 4~7 月为发病的高峰期。潜伏期约为 2~4 天,常突起发热,热度高低不一,最高可达 40℃ 以上,一般持续 2~4 天,偶可引起热性惊厥。疱疹破溃后会引起咽峡部疼痛或甚「满嘴疼痛」、厌食或拒食,可伴有流涎、呕吐、头痛、腹痛或肌肉痛等症状。

在大多数情况下,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的,呈自限性,自然病程一般为 4~6 天,很少会持续 2 周,偶尔会并发腮腺炎。

图片6.bmp
图 1 咽峡部的疱疹

图片7.bmp
图 2

图片8_副本.bmp
图 3

图片9_副本.bmp
图 4 图 2~4 示手掌、脚底部皮疹

然而,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除了柯萨奇病毒 A 组(1~10、12、16、22 型,其中 A16 也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元凶)外,可能还有 B 组 1~5 型(相对少见)和埃可病毒 3、6、9、16、17、25、30 型参与其中。台湾的研究还发现约 10% 儿童发生症状性 EV71 感染也可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而 EV71 是重症手足口病(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脑干脑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极恶元凶。

疱疹性咽峡炎就是手足口病吗?

我们可以看看下图来比较一下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病原到底有没有区别。

pz1_副本xiugai.jpg
图片来源:《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 8 版)》P900

上图中红色框内的即均可导致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重叠交集之处。但是,可以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并不一定都可以导致手足口病,而手足口病不一定都有疱疹性咽峡炎。

然而,部分手足口病的确可能只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而至始至终就是没有出现皮疹。从这个角度来说,疱疹性咽峡炎可能就是手足口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我国卫生部的指南明确指出: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也就是说,没有出现皮疹而仅有口腔疱疹的,建议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如果在此基础上又出现皮疹了,则建议诊断为「手足口病」。

那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需要鉴别吗?可能鉴别的意义并不大,但建议疱疹性咽峡炎都按手足口病来对待处理,因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一样,传染性太强,而且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不论是携带者和患者都可成为传染源,虽然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但亦可因间接经手、毛巾、水杯、衣物、玩具、碗筷、奶瓶、奶嘴、床上用品、医疗器械等传播,流行很快,故多在托儿所、幼儿园等幼托机构中造成流行。

疱疹性咽峡炎暂无特效疗法,病程多呈自限性,做好健康宣教,一般对症处理即可,最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早期识别重症病例!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 3 岁以下的患儿,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最好及时就诊,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及早予以相应的处理措施。

(1)持续高热:体温(腋温)>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或高热持续>48 h;

(2)神经系统异常:精神萎靡、嗜睡、呕吐、头痛、易惊、情绪激动或烦躁不安、肢体抖动或肌阵挛、颈项强直、眼球震颤、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可能会出现食欲亢进;

(3)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正常,如安静状态下(体温正常时)5 岁以上儿童>30 次/分钟、1 岁~5 岁>40 次/分钟、2 月~12 月龄>50 次/分钟、新生儿~2 月龄>60 次/分钟视为呼吸增快,则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

(4)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或减慢、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 秒)等;

(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常规中白细胞(WBC)值超过 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6)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大于 8.3 mmol/L。

疱疹性咽峡炎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但传染性很强,流行很快,可视为一种非「流感」却神似「流感」。疱疹性咽峡炎不一定就是手足口病,但也可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手足口病」,时刻应提高警惕,提高早期识别重症病例的能力,EV71 感染重症病例甄别的关键是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并及时记录。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诊,合理治疗,一般都可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 桂永浩,薛辛东,《儿科学》(七八年制,第 3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王卫平主编,《儿科学》(五年制,第 8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 胡亚美、江载芳、申昆玲,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 8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4. 卫生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 年版)》

5. 卫生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肠道病毒 71 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 年版)》

6. WHO(2011):A Guide to Clinical Management and Public Health Response for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编辑: 刘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