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9 月 23 日,中国品牌医生学院肝病学院在北京正式开班,来自 16 个省市县级医院的医生们齐聚北京。本次会议是在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分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领导的指导下,由《中国县域卫生》杂志社发起并主办的。
县域医疗更需品牌医生
近年来县域医疗机构和县域医疗改革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国 2800 多个区县市、近万家县级医院的百万名基层医护工作者守护着基层近 7 亿人民的健康。如果没有基层医生,中国广大县域百姓的健康将无从谈起。但县级医疗机构长期面临着缺技术、少人才的窘境,还要遭遇医患暴力和医患纠纷的困扰,坚守县域可谓十分艰难。
正因如此,基层更需要品牌医生。中国品牌医生学院主办方、《中国县域卫生》总编辑汪言安表示,县级医疗机构亟需让一直坚守在基层的医生们共聚一堂,共同学习,塑造属于基层自己的 「 品牌医生」,这也正是中国品牌医生学院成立的初衷。
事实上,在互联网时代,医疗这个相对专业且相对封闭的行业正发生着一些实质性的转变:医疗供求关系正发生逆转,患者开始主动择医、多方求证、追求品质的就医方式。「患者已越来越聪明,与医生的互动也越来越多。作为最『接地气』的基层医生们,更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
打造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对于中国品牌医生学院的成立,一位出席开班仪式的专家指出, 「 学院」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组织。「医院即学院」,医院不单纯需要进行医疗工作,也要承担言传身教的重要使命,一家医院如果没有教学系统,很难成为一流的医院。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在这样一个广袤的区域内,大家都希望得到一种均一、稳定的医疗服务,这是一种美妙设想。不过,在共享经济环境下,通过医联体、分级诊疗等医疗协同形式,发展中地区能不能得到发达地区的一些帮助呢?」这位专家希望中国品牌医生学院在医疗卫生领域探索出一条自动、自发、自主的品牌医生成长路径。
「医疗是一个宗教式的存在。从事医疗,更需要有宗教一般的情怀。」中国品牌医生学院总策划谭勇说,「对于中国品牌医生学院,今天的首期肝病学院仅仅是一个开始。」他指出,中国品牌医生学院与其他不同之处在于,一是目标追求,主动对标黄埔军校第一期,力图探索中国品牌医生的成长路径;二是课程设置,通过多个模块学习课程,提升学员综合诊疗水平,实现品牌医生「看得准、治得好、能转诊、可信任、善管理、创效益」的品牌价值效果,简而言之「就是用得上」。
多维度提升品牌医生素质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曾说,品牌医生包含了医生的学术品牌、服务品牌、社会责任感以及需要传承的传统文化。
记者了解,本次培训的内容既兼顾临床技能培训课程学习,也不忘医学人文素养和其他有利于综合素质培养的非临床技能的研讨和传承。
本次会议除了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王悦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人工肝中心主任医师陈煜、中日友好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马安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常瑞萍、中国武警总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纪小龙、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医师叶慧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肝硬化诊疗中心主任医师李捍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肝胆外科二中心一科兼移植外科副主任医师朱震宇等肝病专家带来的专业技能培训,还有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高金声、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首席咨询师黄东临带来的医学人文和道德素养的内容分享。
据悉,本期「肝病学院」结束后,中国品牌医生学院还将举办心血管、呼吸、消化、儿科、疼痛等领域专科学院,与社会企业、媒体一起搭建更多有利于基层医生成长和持续学习进步的平台。在国家分级诊疗政策推动下,帮助更多基层医生成为本区域的品牌医生,用更加精湛的医疗技术、更贴心的医疗服务来为基层患者提供医疗救助
「做一个好医生、一个品牌医生,要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艺术的服务,对于以上三者的追求都是无止境的。」高金声说。
此次,多位参加培训的医生、院长们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大专家的手把手指导,与医学人文大家的面对面探讨,努力成为父老乡亲家门口的「品牌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