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 年,中国报道了首例艾滋病病人,但在此后的 8 年间,艾滋病并未引起公众的关注。直至 1995 年,由于河南农村卖血人群中艾滋病的报告,卫生部疾控司的数字显示,我国 HIV 感染者由之前的几百例突增至 1567 例。艾滋病从此进入公共卫生工作者的视野。2003 年令全球恐慌的非典的爆发,使得同属于传染病的艾滋病也一起进入了政府决策者的视线。政府开始为艾滋病人免费提供治疗药物,并对全国经济困难的患者推行「四免一关怀」政策。2005 年,十一五国家重大专项首次资助了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艾滋病的名字赫然在列。
两个五年计划过去,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取得了哪些成就?2017 年新春,丁香园走访了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组长李太生教授。
紧跟国际趋势 自主研发检测试剂提供诊断利器
缩短窗口期、尽早诊断是艾滋病防治的关键。国际 HIV 诊断试剂的研发以高通量、高灵敏度和现场应用为主要方向,核酸定性试剂和第四代快速检测试剂的研发使得窗口期漏检率大大降低的同时,将窗口期由 2 周缩短至 7-10 天。基于唾液或尿液的 HIV 抗体自检试剂、以及 CD4 细胞和 HIV 病毒载量便携式检测设备等的上市,实现了病人的即时自检和现场快速检测, 区分新发感染与既往感染的产品的成功面世为评估 HIV 流行趋势和防治效果提供了精确工具。与此同时,随着艾滋病治愈概念的提出,国际上对病毒储存库的检测更加关注,可惜的是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检测手段。
十二五期间,我国由科研机构和厂家合作,自主研发出多个 HIV 检测试剂或试剂盒,其中 2 项新发感染检测试剂获得美国 CDC 的销售许可。自主研发的 HIV 高敏感度核酸检测试剂性能与国际同类检测产品相当,将原有 HIV 检测窗口期由 21 天缩短至 11 天,使临床输血感染艾滋病风险降低一半,且价格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 50%,被评为 2012 年度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并已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在全国血站推广使用,为我国用血安全提供了新的保障。
中国原创方案 直击三个 90% 全球控制艾滋病新目标
三个 90% 是实现联合国艾滋病毒和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 2030 年终结艾滋病疫情这一全球控制艾滋病宏伟目标的重要策略,即到 2020 年,90% 的艾滋病毒感染者能够被诊断,90% 确诊感染者获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治疗,90% 的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者实现病毒持久抑制。
我国艾滋病工作者响应全球战略,针对我国特色发起了一场又一场战役。研究显示,性途径感染是我国艾滋病疫情的主要决定因素,超过 90% 的病例经由性途径被感染,是预防干预研究的重中之重。美国 052 研究证实抗病毒治疗可减少高达 93% 的 HIV 传播,为处于疫苗研发长期止步不前的困境中的艾滋病防治带来了曙光。
因此,中国学者重点关注了艾滋病治疗的优化,希望通过治疗的改善不仅提升疗效,更提升预防效果。这一设想的正确性被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相继完成的大量研究数据证实,我国在 11 万单阳家庭中推行治疗不受 CD4 ≤ 350/mm3 标准限制的策略,收效显著,夫妻间 HIV 性传播减少了 62%,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发现通过暴露前预防性口服替诺福韦(TDF),可减少 50.2% 的新发感染,从而首次在该人群中实现和验证了三个 90% 策略。
ART 治疗的进展改变了 HIV 防治的面貌,从降低发病、预防传播、提升病人依从性和耐受性以及总体便利性等多个层面,使得艾滋病从过去被认为是世纪绝症变得有法可治。中国在过去十几年间的防治艾滋病战役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1995 年,中国第一部《HIV/AIDS 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国家标准发布;2003 年我国开始全面启动艾滋病的免费治疗;2005 年,我国第一部《艾滋病诊疗指南》出台;2006 年,国产抗艾滋病优化方案在临床推广;2009 年,二线治疗方案开始在国内使用;2016 年发现即治疗的全球策略在全国推广。
与其他疾病一样,中国艾滋病病人有自己独特的临床特征,在治疗上也面临着药物较少、国外药物尚未在中国获得、国外方案能否「照搬」等问题。2006 年,由李太生教授领衔的国内首项多中心抗 HIV 临床试验纳入 13 家中心的 198 例病人,通过对基于 5 种仿制药的三种配伍方案的对比研究,优选出适合我们国情的两个方案,疗效与进口药物一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这项成果使得我国免费治疗艾滋病项目的覆盖面大大拓展,2008 年,我国 80% 以上的病人治疗采用了李太生等优选出的含 D4T 或 AZT 的方案。
然而,抗 HIV 药物面临严重的骨髓移植等毒副作用,李太生课题组进一步开展了两组优选方案的毒副作用与耐药研究,含 517 例病人的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结果得出了中国成人艾滋病治疗的一线方案,病人的 HIV 病毒完全抑制率达到 70% 以上,达到国际水平;年病死率显著下降,并最大限度避免了毒副作用,年人均费用较以进口药为主的方案降低 79%。效优价廉又安全的治疗方案入选十一区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中国人在实现全球抗艾战略目标的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
精益求精 带动中国抗艾整体提升
与国外患者相比,中国艾滋病病人发病早,进展快。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抗击艾滋病战役需更早更有力地开启。与此同时,规范化抗 HIV 治疗方案的优化和全国推广使得艾滋病病人生存期延长,也带来了主要脏器并发症问题。
十二五期间,以李太生组为主的中国抗艾团队直面挑战,团结攻坚。以李太生教授为首,通过开展多项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和重大科研项目,搭建了有 41 家医院参与的全国性的艾滋病治疗网络,建立了 4000 多随访队列,并通过网络将先进的治疗理念辐射推广到全国 40 多万病人,整体带动了我国艾滋病治疗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不断更新的艾滋病诊疗指南为我国基层抗艾工作者提供了有力指引。
针对中国病人的临床特征,李太生组发现,我国男同性恋人群中主要是 X4 嗜性毒力更大的 AE 毒株,感染该毒株的平均潜伏期仅 4-5 年,显著低于其他毒株的 8-10 年潜伏期,这一发现颠覆了国际艾滋病学界「从感染 HIV 到艾滋病发病的潜伏期为 8 年」的经典结论,为我国以及具有类似特征的东南亚病人尽早治疗和提升治疗依从性提供了重要支撑。
艾滋病病人病情后期可出现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脏器病变,针对这一现象,李太生组在国际上首次探索了前述各脏器病变的发生特征,提出了艾滋病综合防治的协和模式,实现艾滋病患者从入口、就诊、会诊、随诊到风险评估及综合干预等的全流程、示踪化、个案化的综合管理与诊治,为抗病毒治疗成功的艾滋病人长期存活提供了保障。
总之,以李太生教授为核心的中国抗艾团队在十多年的研究工作中,获得了基于国人自己的循证医学证据,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和艾滋病长期并发症的综合治疗模式,以及特殊人群的治疗策略,藉此建立了我国艾滋病规范化诊疗方案,辐射并带动全国,使我国艾滋病治疗病人的年病死率由 2007 年 5.8% 显著降低至 2014 年的 3.1%,整体提高了我国艾滋病的治疗水平。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李教授自豪的讲到,艾滋病不再是一个闻之变色、人们都避之不及的疾病,而逐渐成为一种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可防可治的慢性病,艾滋病患者甚至能够生存几十年。在接受采访时李教授毫不讳言,艾滋病治疗还有大量的难题等待我们去解决。MSM 人群感染率快速增加;疾病进展快;病人发现晚;病人原发耐药比例明显增加,治疗失败;药物种类较少,长期用药的副作用难以克服;治疗过程中的免疫激活导致非艾滋病死亡增加和免疫重建失败。
有困难就有动力。针对可用药物较少的困境,李太生组发现,依非韦伦(EFV)虽不良反应较多,但在 WHO 的推荐名单中并未被剔除,如果能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降低不良反应,EFV 仍然可以成为临床的选择。国际同行的 ENCORE1 研究提供了线索,减量或许可行。李太生组对中国 400 多例服用依非韦伦的艾滋病人的血药浓度进行检测后发现,低体重组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高体重组,已经超过了中毒浓度。李太生教授说,未来他将在临床推行 EFV 新的剂量标准(400 mg/d, 而非目前的 600 mg/d),在现有药物条件下,可能会为病人带来更大的临床安全性。
艾滋病治疗中的慢性免疫激活和慢性炎症是当前该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也是导致长期存活病人发生肾脏、心血管、肿瘤等非艾滋病相关疾病的重要原因。国际上一直在探索新的药物以应对这一挑战。李太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特色——中药。一组小样本研究证实了他的推测,雷公藤或对艾滋病免疫重建障碍有效,在此基础上,雷公藤治疗艾滋病免疫无应答患者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正在进行。
在采访最后,李太生教授充满信心地指出,中国的抗艾研究在十三五期间一定会承继辉煌,再创佳绩,在艾滋病国产化新型诊断试剂研发和平台建设、防控技术和治疗方案等方面,将从跟从跃至国际领跑地位。
艾滋病在中国和全球的发生势头尚未被遏制,中国抗艾工作者的探索也一直在继续。
李太生教授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感染性疾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兼艾滋病学组组长 •《艾滋病》中文版主编、《中华内科杂志》和《中华传染病杂志》副主编、《热带病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国际病毒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中华结核与呼吸病杂志》、《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英文版》编委
1993-1999 年赴法国巴黎 Pitie-Salpetriere 医院免疫研究所进修学习并获博士学位
多年来致力于感染性疾病诊治及科研工作,发表论文 300 多篇,其中 SCI 论文 100 篇,SCI 他引 3600 次,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60 余人
获得法国塞维雅奖、吴阶平杨森医学药学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材工程」人选、国家「万人计划」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