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的发展,如今皮肤科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天花已经灭绝,斑疹伤寒、伤寒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新的疾病却接踵而至。如何轻松搞定当今皮肤科常见的四大病毒性疾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主任谢红付教授在第十三届中国皮肤科医师年会上为各位皮肤科医师奉献了干货满满的一堂课。
谢红付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
1.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勿忘臀,四部位、四不、四像。」
最常见的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 A16 型(CoxA16)、肠道病毒 71 型(EV7),通过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本病多见于 5 岁以下婴幼儿,潜伏期 4~7 天。手足口病皮损特点可总结为「3 个四」:
四部位:主要侵犯手掌、足底、口腔内、臀四个部位;
四特征(四不):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但对称);
四鉴别(四像):主要需与水痘、丘疹性荨麻疹、药疹和口唇牙龈疱疹鉴别。
本病有自限性,绝大部分患者属于轻症,予以休息、隔离,对症处理即可。但少数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神经、心血管、呼吸系统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建议 3 岁以下婴幼儿,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应予以留院观察:
发热,病程在 4 天以内;
伴疱疹性咽峡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发热,精神差。
而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要住院,且应立即将其转至指定医疗机构:
精神差、嗜睡、易惊、烦躁不安;
肢体抖动或无力、瘫痪;
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
呼吸浅促或胸片提示肺水肿/肺炎。
专家视点:病原体的变异和患儿免疫力低下可能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急重症患者可能因为皮疹而就诊皮肤科,此时皮肤科医生扮演着重要的中转站职能,需积极将患者转至指定科室或医疗机构,如儿科或 ICU 病房。
2. 水痘:「水痘全家福,向心头皮见」
水痘的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经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多见于儿童,成人亦可发生,潜伏期约 2 周。水痘的皮损特点为:
向心性分布:即皮疹好发于躯干中部,常见于胸、背、面部,四肢皮疹较少;
四世同堂(全家福):同一时期可同时出现四种不同形态的皮疹,即斑疹、丘疹、水疱、结痂。常累及口腔。
本病有自限性,10 天左右可自愈,儿童水痘患者一般症状较轻,多为低热。
局部治疗是关键,水疱未破时,外用炉甘石洗剂或抗菌药物,水疱破溃后外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成人患者症状较重,往往为高热,可口服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抗病毒治疗,严重者可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专家视点:本病需与虫咬皮炎鉴别,后者系蚊虫叮咬引起,好发于儿童,夏秋季多发,好发部位于暴露部位,成批出现,反复发作,典型皮损为梭形风团样丘疹,部分中央有水疱,分布不对称,瘙痒明显。
3. 麻疹:「麻疹卡他炎,口腔柯氏斑」
麻疹病原体为麻疹病毒(属 RNA 病毒),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或眼结膜传播,好发年龄为 6 个月~5 周岁,潜伏期一般 9~11 天。全身症状重,先发热后起疹,起疹时发热加重,不痒或轻度瘙痒。典型麻疹的皮损有以下特点:
高热后第四天出疹,从上往下起疹,即先后累及耳后、面颈、躯干和四肢,分布对称;
为玫瑰色斑丘疹;
无明显瘙痒;
常有科氏斑(Koplik 斑)及眼结膜炎/畏光/流泪(卡他症状)。
治疗原则是对症和支持治疗,如退热、抗惊厥和补液,眼部护理可外用庆大霉素眼药水滴眼。其中,预防肺部继发感染是治疗的关键环节,对于继发感染者,可口服阿奇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
专家视点:本病主要需要与发疹型药疹鉴别,麻疹患者接受治疗后,若应用退热药/抗生素等,可导致发疹型药疹。药疹无一定的出疹顺序,且具有高热与皮疹同时出现,无眼结膜充血症状,瘙痒较明显等症状,可与麻疹进行鉴别。
麻疹的鉴别诊断:
麻疹的临床转归路线图:
4. 幼儿急疹:「幼儿急诊红细密,热退疹出一天齐」
幼儿急疹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 6 型(HHV-6),属于 DNA 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染,多见于 2 岁以下婴幼儿,好发于冬春季节,潜伏期 10~15 天。本病的突出临床特点为:先发热后起疹,起疹时已退热(即热退疹出),无瘙痒感。患儿精神状态良好,予以对症支持处理即可。
幼儿急疹的临床转归路线图:
专家视点:这四种疾病均属于传染性疾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损粘膜分泌物传播,因此需要预防交叉感染,予以隔离,隔离标准为皮损消退+全身症状消退,一般 1~2 周。
小结:
手足口病、水痘、麻疹、幼儿急疹均为常见的病毒性疾病,有自限性。
治疗要点为对症处理、预防继发感染和并发症。
做好呼吸道、消化道隔离、皮肤黏膜直接接触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本文整理自谢红付教授在第十三届中国皮肤科医师年会上的报告
编辑|刘跃
文章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panda_wqy」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丁香智汇」,阅读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