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研究设计路线图
恩替卡韦和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后,不同基因型CHB患者HBV-DNA和qHBsAg的变化情况
乙型病毒性肝炎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选择主要包括核苷类似物和聚乙二醇干扰素,但核苷类似物与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序贯用药对慢乙肝患者的疗效尚不得而知。来自意大利都灵大学Amedeo di Savoia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Antonio D’Avolio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与聚乙二醇干扰素单药治疗CHB患者相比,序贯疗法效果更佳,能够给非HBV基因D型的高病毒血症慢乙肝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2月18日的《病毒性肝炎杂志》(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上。
该研究探索性地评价了核苷类似物+聚乙二醇干扰素序贯疗法,与目前标准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疗效的差异。实验组20例患者为HBV基因A,B,C和E型的高病毒血症慢乙肝患者,先单独接受恩替卡韦治疗12周,再以恩替卡韦+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治疗12周,最后以聚乙二醇干扰素单独治疗36周。对照组20例患者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单药治疗48周。
研究结果发现,所有HBV基因型序贯联合治疗与聚乙二醇干扰素单药治疗相比,持续性病毒学应答(cSVR)为60% vs 10%,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75% vs 40%。HBV不同基因型与病毒学和血清学结果之间存在关联,其中HBV基因C型具有较好的病毒学应答,HBV基因A型具有较好的血清学反应,HBV基因E型反应较差。
该研究结果表明,与聚乙二醇干扰素单药治疗CHB患者相比,序贯疗法疗效更佳,能够给非HBV基因D型的高病毒血症慢乙肝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但HBV基因E型由于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较差而需要使用其他治疗方案。应根据HBV基因型采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研究背景: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导致终末期肝病、肝癌和肝病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全球约有3.5亿患者。其治疗主要目的是防止疾病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最广泛使用的治疗反应终点包括HBV-DNA抑制(病毒学结果)、乙肝e抗原(HBeAg)转阴、血清学转换(血清学结果)、丙氨酸转氨酶(ALT)转为正常(生化结果)、改善肝脏组织学状态(组织学结果)。难以彻底根除HBV的原因是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在宿主肝细胞中的持续存在。HBV目前常用的治疗选择核苷(酸)类似物(NA)、免疫调节剂α干扰素两种方法各有千秋。
本研究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给予恩替卡韦0.5毫克/天,连续治疗12周(诱导期);然后给予恩替卡韦0.5毫克/天+聚乙二醇干扰素180 ug/周,治疗12周(联合期);最后给予180 ug/周的聚乙二醇干扰素单独治疗36周(维持期)。每月检测评估ALT,HBV-DNA,qHBsAg(最新发表的研究结果,可作为治疗反应的预测指标);qHBsAg减少低于10 IU / ml的患者每月进行HBsAb的检测。HBeAg+患者在PEG-IFN治疗后的12,24,36周和完成治疗后的24,48周复查HBeAg/HBeAb。
研究结果证实,序贯疗法疗效比聚乙二醇干扰素单药疗效更佳。实验组的完全持续性病毒学应答(停止治疗24周后HBV-DNA<20 IU/ml,70拷贝/毫升)和部分持续性病毒学应答(HBV-DNA<2000 IU/ml,10000拷贝/ 毫升)分别为60%和80%,而在对照组为10%和30%。实验组和对照组的HBeAb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76.9%和15%,HBsAb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0%和0%。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照组未观察到HBsAg转阴或HBsAg消失。HBV-DNA水平>106 IU/ ml的患者在治疗后无法提供有效的研究数据。
总之,本研究认为应根据HBV基因型采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恩替卡韦联+聚乙二醇干扰素的序贯疗法可能为具有高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带来新的希望(HBV基因D型除外)。优化的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联合恩替卡韦预治疗可实现较高的SVR率。HBV基因E型患者对干扰素的应答较差,因此可采用疗效更佳的类似物(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治疗。此外,可用更大的样本量,运用本研究方法对HBV基因D型和低病毒载量(需要PEG-IFN治疗)的慢乙肝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