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N-γ介导的NK细胞有助于HIV患者自发清除HCV

2014-03-27 00:41 来源:丁香园 作者:步步非烟
字体大小
- |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共感染患者并不少见,且这类共感染患者肝脏纤维化速度及死亡率均比单纯HCV感染者更高。目前美国和欧洲HIV阳性患者中有大约1/3的人群罹患HCV感染,且在HIV同性恋男性中急性HCV共感染率正逐渐增加。

然而,有相当比例的HIV+者能够自发清除急性HCV感染,这意味着HIV+者体内存在某种免疫机制能够自发清除HCV。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固有免疫系统自然杀伤(NK)细胞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德国波恩大学的Nattermann博士等对HIVHCV共感染者NK细胞进行研究,结果发现NK细胞对急性HCV感染过程产生重要影响,IFN-γ介导的NK细胞能抑制HCV复制,有助于HIV患者自发清除HCV感染。该文发表在20143月的Hepatology杂志上。

本研究对德国波恩/科隆地区27HIV+急性共感染HCV者进行分析,其中10HCV感染自限性清除,17名转为慢性HCV感染;对照组为12HIV+慢性HCV共感染者以及8名单纯HIV感染者,另外还有12名健康者(HCV-/HIV-)。所有HIV患者均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下HIV RNA阴性。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研究对象的NK细胞表型进行分析,通过HuH7A2HCVreplicon细胞体系对NK细胞亚群γ- IFN的分泌、脱颗粒(CD107a)、抗-HCV活性(即抑制HCV复制)等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NK细胞频数在HIV+/慢性HCV感染者和HIV+/急性HCV感染自限清除者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别;而体外实验显示,取自后者体内的NK细胞比前者更能有效抑制HCV复制,相应地后者NK细胞分泌γ- IFN较前者多。

而NK细胞抗病毒活性与其脱颗粒作用无显著相关性,但与γ- IFN的分泌呈显著相关;且阻断实验证实γ- IFN在介导NK细胞抑制HCV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还发现NK细胞受体NKG2DNKp46的高表达分别与急性HCV感染自限性过程有关,而阻断这些受体则相应地削弱了NK细胞的抗病毒活性。

该研究结果表明,在HCV急性感染阶段,通过γ- IFN介导的NK细胞有抑制HCV复制作用,与HCV感染自发清除有关,IFN-γ介导的NK细胞有助于HIV患者自发清除HCV感染。但该研究所得数据尚未揭示自限性患者和转为慢性HCV感染者间NK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差异性,其自限性转归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王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