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RO(Predisposition,Infection, Response and Organ failure)分级,全称为易感性,感染,反应和器官功能衰竭分级,是对脓毒血症分类的新型评价体系。
荷兰研究人员比较了PIRO分级和传统脓毒血症的分类以及临床判断预测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性能。该研究指出,在高危人群中使用危险分层工具十分有用。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4月的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上。
该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急诊科的患者。其中有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高危人群),或疑似感染(低危人群)。主要研究终点为28天死亡率。
研究人员通过急诊科的治疗和处理方式矫正后的Cox回归分析,评估了PIRO评分与败血症分类和临床判断预测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能力。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被分成四组,最低的病情程度作为参考类别。
研究发现,323例高危患者有72例死亡(22%),385例低危患者有23例死亡(6%)。校正后的风险比(2-4级):PIRO分别为2.0,4.3和17.8;脓毒血症分类分别为0.5,2.1和7.5。出院回家的患者(1级)全部存活。临床判断(3-4级)的风险比分别为4.5和13.6。
低危患者预测性能一致性要优于高危患者。PIRO分级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 AUCs)分别为0.68(高危患者)和0.83(低危患者);脓毒血症分类的 AUCs分别为0.5(高危患者)和0.73(低危患者);临床判断的 AUCs分别为0.69(高危患者)和0.84(低危患者)。
研究结果表明,PIRO评分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临床判断相类似,但比脓毒血症分类要好。在低危人群中使用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对预后的预测效果不如高危人群。在高危人群中,使用危险分层工具十分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