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生本地登革热聚集性疫情风险很高

2015-07-02 09: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蔡敏婕
字体大小
- | +

)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日通报称,广东登革热疫情开始进入本地散发病例阶段,近期降雨增多,发生本地登革热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很高。

同时,广东疾控部门经过白纹伊蚊抗药性的监测后发现,往年同期处于登革热病例「重灾区」的广州、深圳和佛山等市的个别区域,对部分杀虫剂存在着中度或高度抗药性现象。广东疾控部门呼吁,当出现登革热疫情或蚊媒密度超过预警值时,才能使用化学药物杀灭成蚊。

根据广东疾控发布的最新一期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监测评估结果显示,广东处于登革热高度传播风险的监测点有 10 处,其中清远占了 6 个。

目前,广东登革热发病仍以输入性散发病例为主,但是从 4 月 11 日起,截至目前,已报告了 3 例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广东疾控预计进入七月以后,随着降雨增多,发生本地登革热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很高。

广东省疾控专家评估认为,今年以来,东南亚国家登革热疫情持续高发。今年广东省首例本地感染病例发生时间较近 5 年同期提前了 2 个多月,全省的发病高峰可能比往年有所提前。

广东疾控消媒所相关负责人蔡松武称,在清除孳生地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化学药剂杀灭媒介伊蚊是当前控制登革热疫情的重要手段。经过白纹伊蚊抗药性的监测后发现,广东各地区白纹伊蚊对苏云金杆菌等生物杀虫剂均呈敏感性,而对于双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等农业杀虫剂,大部分地区呈敏感、低度抗性,但广州、深圳、佛山等市的个别区域存在着中度或高度抗药性的现象。

蔡松武认为,广东各地要坚持以清理孳生地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首选生物杀虫剂或生物防制法,能养鱼的水体尽量投入鱼类控制蚊虫。其次,应尽量选用敏感药物或低度抗药性药物,并轮换或镶嵌使用卫生杀虫剂。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王可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