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io:MRSA是如何发展成为耐药性菌株的?

2012-05-28 10:37 来源:丁香园 作者:bailangwang
字体大小
- | +

一些特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在获取耐药基因非常娴熟,科学家最近的研究发现了其中的原因(比如获取耐受万古霉素的基因)。而万古霉素是对抗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的发现于5月22日发表于美国微生物学会的网上开放性杂志mBio®。

“在美国,MRSA菌株是造成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首要原因,而克隆群5(CC5)菌株是造成这些感染的罪魁祸首。自2002年起,美国已经出现12例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感染,并且全部是CC5菌株。”来自哈佛、波士顿眼耳科医院和剑桥Broad研究所,以及其它机构的研究者写道,“万古霉素是治疗这些感染的最后一种关键抗菌药。”

MRSA的CC5菌株在12中不同的条件下获得了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尽管没有广泛传播,但MRSA最终将会击败我们最后一道防线的风险是非常可怕的。在研究中,研究者对所有可用的耐万古霉素MRSA菌株进行基因测序,以发现其与其它菌株的区别以及为什么CC5比其它菌株更易于获得万古霉素耐药性。

他们报告称,耐万古霉素MRSA菌株和其它CC5菌株与其它类型的MRSA之间有重要差异,包括可以使它们与其它类型细菌共生以及帮助它们获取外源性DNA的适应性。比如它们都缺少一种叫做bsa的操纵子,而该组基因可以编码一种抗菌性生物素(一种由细菌分泌的可以杀死其它细菌的抗菌性蛋白)。作者说,这很重要,因为它使CC5能与其它细菌在交叉感染中和谐相处。CC5并不杀死竞争性细菌,反而与之共存。这使其能够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获取基因,比如编码万古霉素耐药性的基因。交叉感染是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温床,因为它们促进不同种类细菌间的基因交换。

大体上,这些细菌素基因缺失的地方是编码肠毒素的特定基因群,肠毒素可以攻击人体宿主并且使交叉感染的菌群在感染部位更容易增殖。

另外,CC5菌株的dprA基因发生突变,已知该基因影响细菌获取外源性DNA的能力。该突变可以改变或抑制dprA 在CC5菌株中的功能,使其能够获取外源DNA。

拥有这些特征(包括缺少细菌素产物、产生肠毒素的能力以及吸收外源DNA能力的突变)的金黄色葡萄菌株可以在多种细菌感染的环境中生存并可发生基因交换。

作者说,这使CC5菌株成为医院中的危险微生物。在医院中,病原体在抗生素的持续压力下存活和进化,而唯独CC5菌株通过获得新的耐药性而良好地适应这一压力。住院病人频繁应用抗生素选择出像CC5这样的菌株,它们可以与其它细菌共生并进行基因交换,从而获得抗生素耐药性。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ji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