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实验室血液标本分析前标准共识》正式发布

2013-09-09 11:54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中国临床实验室血液标本分析前标准共识》发布会现场

2013年8月31日,我国首部针对检验医学标本分析前标准化操作的规范《中国临床实验室血液标本分析前标准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在沪正式发布。该《共识》由国内24位一线检验医学专家共同制订,既对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和认可标准进行了操作层面的细化,也充分考虑了国际通行的标准规范并与之对接。《共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检验医学标准化操作探索迈上了新台阶,为临床实验室和相关科室医务人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该《共识》得到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和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公司BD的共同支持。

“近20年来,我国临床检验专业飞速发展,已经从附属地位的‘医学检验’发展为独立的‘检验医学’,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及发病机理的探讨等诸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检验科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全军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南医院)检验科主任府伟灵教授表示,“但是我们也同时看到,虽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科学的实验技术,但是我们与国际一流的医学实验室的管理上任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具体的实际操作层面缺乏通行的、细化的、明确的行动指南。在此背景下,《共识》应运而生,致力于做到‘四个有益’,即成为相关法律法规和认可标准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检验医学管理模式标准化和国际化的有益探索、相关科室与医务人员个人发展的有益参考和指导、患者诊断与治疗效果提升的有益推动力。”

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分为三个环节:分析前质量控制,指医生选择检测项目提出检测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及运送中的质量管理;分析中质量控制,指实验室的室内质控;分析后质量控制,指对结果的合理分析、解释及与临床的联系。

统计数据显示,在可分析出检验误差原因的病例中,出自于分析前阶段的误差占65%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分析前阶段时间长、参与人员复杂、可变因素较多造成的。分析前阶段约占整个检验过程所有时间的60%。参与人员包括各科室临床医生、护理人员、运输人员、患者自身等。因此,临床医生的检验申请单是否提供了必要的临床信息、是否与患者充分沟通检验前注意事项;护士采集样本时的时间、部位、顺序;样本包装、保存环境、保存和运输期间的时效性;患者自身是否配合饮食、用药、运动、禁食时间等因素,均会对最终的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此次我国首部共识专门针对‘血液标本分析前’阶段,这个阶段的质量保证是临床检验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保证临床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和有效的基础。

该《共识》由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四川、湖北、安徽、福建、山东、山西、辽宁、浙江、江苏、云南、河北等省市的24位一线检验医学专家发起和制订。安徽省临检中心主任沈佐君教授表示:“此次《共识》的成功发布,归功于全国检验医学专家的共同努力,历时1年时间制订完成,不仅符合我国检验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验室认可国标的方针和要求,还大量研究了众多国际通行的指南和规范,更充分考虑了全国各地的检验医学开展实际情况,务求实现科学、明确、可行,切实助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全国检验医学的整体操作水平。”

《共识》共分九章三十六节,涵盖了临床血液标本采集场所及环境要求,检验申请与标本采集前准备,静脉、动脉和末梢血采血流程,标本运输、接收、处理及储存,采血用具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质量保证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分析前全过程的操作规范。湖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李艳教授表示:“《共识》通过提供科学、系统、全面的操作规范,让各科室临床医生、护理人员、患者能够更为紧密协作,形成合力,为减少检验误差、提高诊断和治疗效率而共同努力。这一协作模式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检验质量的提高,还能够进一步降低不必要或重复的资源浪费、助力医患相互理解和信任,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BD大中华区标本分析前处理系统业务总监岑国山博士表示:“非常荣幸能够支持并见证《共识》的发布。可以说,这是中国检验医学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BD于1994年在中国设立分公司,业务涵盖医疗保健和实验室诊断的各个环节,为临床诊断和科研领域提供标本前处理阶段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包括全面的产品组合、技术平台、临床教育和专业培训等。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支持中国医学实验室标准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编辑: 赵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