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炎性风湿性疾病患者感染疱疹病毒风险高达75%

2012-06-12 10:49 来源:丁香园 作者:超声心动图
字体大小
- | +

来自2012年欧洲抗风湿联盟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与常规缓解病情抗风湿药治疗方案相比,采用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的炎性风湿性疾病患者感染疱疹病毒风险高达75%。 “当常规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病情时,可以选择包括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在内的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继续治疗,而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细菌感染风险增加。”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来自法国Lapeyronie医院的海琳女士指出。

这项系统的回顾调查和荟萃分析提示有必要对采用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的患者密切监测罹患带状疱疹的早期症状体征,并且将何时接种疫苗预防病毒感染提上议事日程。研究者对2006至2010年间Medline 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美国风湿病学会和欧洲抗风湿联盟年会的论文摘要做了文献检索。在657篇论文,134篇年会摘要和11个家档案登记中,22篇文章和28篇摘要符合入选标准并被纳入研究。荟萃分析包括总共对124,966人年的随访(74,198人年在生物制剂组,50,768人年在常规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物组)。在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和常规治疗过程中发生带状疱疹病例的研究被纳入荟萃分析。

严重疱疹病毒感染包括多处皮肤损伤、住院或静脉药物治疗被排除在外。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疼痛感的皮肤疱疹,该病毒也可以引起水痘。超过60岁、1岁以前患水痘以及由于药物或疾病致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患带状疱疹。症状包括小丘疹以及随之而来的身体中线一侧的烧灼样刺痛,疱疹最终破溃、干燥结痂。其他症状包括畏寒、发热、腹痛、腺体肿胀、面部肌肉运动受限以及眼睑下垂。通常用抗病毒药物来减少疼痛和并发症。用激素来缓解肿胀。虽然感染通常持续2到3周,但疼痛往往持续数月到数年。病毒感染也能带来暂时或持久的麻痹。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ji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