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科学家在美国化学学会(American ChemicalSociety)举行的第244届国际会议暨博览会(National Meeting & Exposition)上发布了有关新型“智能导管”的报告,该导管可以在感染初始即被感知,并自动释放抗菌物质,用以解决导管相关的血液和尿路感染。自本周三开幕的会议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科学会议,包含了在科学和其他领域的近8600项新发明报告。在宾夕法尼亚会展中心和市中心酒店,有近14000科学家及其他人员关注这项智能导管的报告。报告发言人Dipankar Koley博士说,“智能导管”技术用于开发留置在血管和尿道的导管。
Koley的报告内容是关于这项技术的早期研发工作,他说,“仅美国每年就报告有约150万例医疗卫生相关感染,导致9万9千例死亡和超过450亿美元的额外卫生保健支出。”“以尿路感染为例,这是在急症护理医院和长期看护机构中最常见的护理相关的感染,我们的智能导管就是为了这项需求应运而生的”。Koley是密歇根大学Mark Meyerhoff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该研究组成员包括密歇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Chuanwu Xi博士和Jianfeng Wu博士,他们称这个新的导管装置为“电调控的智能导管”。他解释到,细菌感染可以开始于导管的表面,这些弹性软管一般用于给药和其他目的而置入人体血管内,以及用于导尿而置入患者的尿道。
每年有300万的导尿管需要留置,有些只是暂时性的,例如在手术过程中。有些患者则需要长期置管,例如进行肾脏透析的患者,以及在重症监护室和长期看护机构住院的患者。其中许多是体弱或危重的患者。因此需要在卫生保健机构做大量的工作以预防导管相关感染。他说,目前已开发出可以释放抗菌物质的抗感染导管。然而,这些是“非智能导管”,持续的释放抗菌物质,不久就会耗尽从而失去其抗感染作用。新型的智能导管可以在感染开始时被感知,随后再释放其抗菌物质-一氧化氮(NO)。在一项为期7天的实验室试验里,测试的导管一直在持续释放NO,Koley及其同事相信这种释放作用可以持续数周。智能导管通过化学作用感知导管周围的pH变化或酸碱环境。当在导管上粘附形成膜状的细菌达到临界值时,会产生特定的改变信号。这时,导管“启动”释放一氧化氮,破坏细菌生物膜并制止感染。随后又会转换至“关闭”状态,保持其一氧化氮生成原料的储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