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各国侵袭性肺真菌病诊治指南解读

2012-12-05 13:33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侵袭性肺真菌病日益成为临床常见的感染类型以及免疫抑制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曲霉、隐球菌和念珠菌是导致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主要病原体。本文结合我国《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以及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等学术团体最新发布的指南和共识讨论侵袭性肺真菌病的分级诊断及其适用范围,分别探讨侵袭性肺曲霉病、隐球菌病和念珠菌病的诊断、治疗原则、药物选择及疗程。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FD)是临床常见的感染类型,其发病率在器官移植受体、恶性肿瘤等免疫抑制患者中高达20% ~ 40%。尽管有新的抗真菌药物问世,IFD仍是免疫抑制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我国IFD的主要病原体为曲霉、隐球菌和念珠菌,而肺是IFD最常见的靶器官,本文结合我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原则》、《肺真菌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4]以及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美国胸科学会(ATS)的相关指南和共识讨论侵袭性肺曲霉病、隐球菌病和念珠菌病的临床诊治。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ji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